年年至日长为客

配图 / 卢鸿

冬至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见三秦。

作者 / [唐朝]杜甫

好久没有推古诗,后台老有读者呼吁这事儿。恰逢冬至,就推一首老杜的《冬至》吧。

很多公号每年今日都会集中推几首关于冬至的古诗,而在那几首曝光率最高的里面,又总有老杜的两首,一首是《小至》,一首就是今天这首。这两首一前一后,分别写于大历元年和大历二年,都是他在夔州的作品。但严格说来,“小至”并不是冬至,而是冬至的第二天。唐朝人视冬至为大节,开元以后,冬至日皇帝要祭天,而“小至”是冬至后第一个视朝日。无论是《小至》还是《冬至》,这两首诗在老杜作品中都算不上十分出色的作品。只是节气到了嘛,姑且就说一说这首《冬至》。

所谓“年年至日长为客”,自从乾元二年辞官长安一别,杜甫已经在秦州、蜀地和夔州漂泊了十余个年头。虽说是“忽忽穷愁泥杀人”,但在蜀地也过了一段悠闲的日子,即便是漂泊到夔州,也谋了一个看守官田的差事,生活上是很过得去的。只是这一切和思乡情切与重归庙堂的渴望比起来,自然不能算是好过。况且又在夔州这个闭塞偏远之地,杜甫在很多诗里都写过对这里民风尚未开化的不满。

“天边风俗自相亲”,无论走到哪里,越到节日期间,人们越是各自关起门来庆祝,各亲其亲,对一个漂泊为客的人来说,其实是很不友好的,所谓“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差不多也是这个意思。这也就无怪乎老杜要寂寞到一个人拄着拐杖来到江边,不畏冰雪地站到夔门的悬崖之上,想起长安为官的旧事:“鸣玉朝来散紫宸”,在长安上朝,到点下班,此刻正是回家包饺子的时间。一想到这些,于是心又碎成了渣,遥望着江上迷雾,不得不为何时才能重返长安犯起新愁来。

夔州两年,也许经济上有了一定的准备,身体上的病也有所恢复,这个冬至之后,老杜刚刚过完新年,没出正月就整理好了行装,携着一家老少乘舟东下了。只是这一走,他反而是离家越来越远。

 

荐诗 / 流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