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杂草长存”
让杂草长存吧,它们淹没了
我狭小的蔬菜王国!——
苦涩的岩石,贫瘠的土地
迫使人子辛苦劳作;
万物皆不圣洁,被诅咒标记,
宇宙之丑陋。
这粗暴的、邪恶的、野蛮的东西
促使心灵不被玷污。
我以这些来较量我的小小机智,
并赢得或站或坐,
盼望,爱,创作,或饮而死的权力:
这些塑造了我这个被造物。
*灵感来自杰拉尔德·曼利·霍普金斯的诗《因弗斯奈德》
【译注】这首诗的诗题取自杰拉尔德·曼利·霍普金斯的诗《因弗斯奈德》的最后一行,原句是“Long live the weeds and the wilderness yet”.
尽管西奥多·罗斯克承认这首诗的灵感来源于霍普金斯,但两首诗的主题却迥然不同。
Long Live The Weeds
My narrow vegetable realm! -
The bitter rock, the barren soil
That force the son of man to toil;
All things unholy, marked by curse,
The ugly of the universe.
The rough, the wicked, and the wild
That keep the spirit undefiled.
With these I match my little wit
And earn the right to stand or sit,
Hope, love, create, or drink and die:
These shape the creature that is I.
*inspired by Gerald Manley Hopkins' poem Inversnaid
今天我们阅读的这首诗,有一个有趣的题目——“让杂草长存”。
首先,“杂草”(weed ),不等于野草,在生物学上,“杂草”一词,强调了它的有害性。而且,它不是单指草,而是指所有对农牧林业生产和生态有害的植物。
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杂草“黑名单”,比如,素馨花,金银花,又美又香,但在新西兰就算杂草,因为它们是入侵物种,繁殖蔓延速度飞快,抢夺本土植物的生存空间,导致对生态的破坏。
啰嗦这些,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提醒大家,把“杂草”与“有害”联系起来,否则可能错解这首诗的内涵。
其次,这首诗的题目取自杰拉德·曼利·霍普金斯的诗《因弗斯奈德》(Inversnaid)的最后一行,原句是“Long live the weeds and the wilderness yet”(还是让杂草和荒野长存吧)。
尽管西奥多·罗斯克承认他这首诗的灵感来源于霍普金斯,但两首诗的主题却迥然不同。
霍普金斯的《因弗斯奈德》是表达对自然对荒野之美的热爱,因此,就不要去以“实用价值”尺度考量那些肆意生长的杂草了,让它们长存吧。而在西奥多·罗斯克的《“让杂草长存吧”》一诗中,杂草就是杂草,它们侵入了我的“蔬菜王国”,它们显然妨碍了我,是有害的,按照常理,菜园主人应该想要“除恶务尽”的。
可为什么他却要附和霍普金斯“让杂草长存”呢?让我们进入诗行,一探究竟吧。
诗人开篇两行就明确地宣告:让那些侵入并淹没我菜园的杂草长存吧!这反常的态度,有点儿豪迈,又好像有点儿无奈,难不成他这么轻易就要向小小杂草举手投降、放弃自己辛苦栽植的菜园吗?
紧接着一个破折号,引入了作者的自我解释。第三至第六行,追溯了“杂草”的来历。作者的遣词造句,让我们不由回想起上帝对人类始祖亚当所说的话:“地必给你长出荆棘和蒺藜来; /你也要吃田间的菜蔬。”这是始祖犯罪所招致的刑罚(咒诅),因此,在诗人西奥多·罗斯克这里,杂草不只是杂草而已,杂草已经成为恶的象征物。
“人子辛苦”是该当的,必须承受,无可逃避。这还只是消极的一面。作者进一步在第七八两行写道:“这粗暴的、邪恶的、野蛮的东西/促使心灵不被玷污”——“杂草”(邪恶)的存在固然令人痛苦,但在相当长时期内,上帝依然允许它驻留人间,乃是为了人的益处,为了锻造人类灵魂,使之强健。
在最后四行中,我们注意“较量”和“塑造”这两个关键词。试想,如果我们再无敌人,又怎么能继续保持斗志呢?往小处说,困难的存在,激发我们的创造力,避免躺平,正如中国古代的智者孟子所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至此,我们可以掉头回来,重新理解诗题——“让杂草长存吧”,菜园主人并没打算束手任凭杂草继续蚕食他的菜地,他肯定要锄草,像个最勤劳的农夫那样殷勤努力,但他也清醒地知道,过段时间,杂草又会长起来,他要继续不断地与它们较量,在汗流满面中从地里得菜蔬,直到像始祖那样尘归了尘土归了土。
面对被杂草淹没的菜园,作者没有抱怨,而是报以理解和顺服的态度,乐观积极地去“赢得……权力”,这,正是我们当下所亟须借鉴效法的。


近期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