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事物的耐心
这何尝不是⼀种爱意?
杯⼦如何稳稳托住茶汤,
椅⼦如何四平⼋稳站⽴,
地板如何迎接鞋底
或脚趾。脚掌如何知晓
⾃⼰该在的地⽅。
我⼀直思量着寻常事物
的耐心,⾐衫如何在
⾐橱⾥恭敬等候,
⾹皂在皂碟⾥安静风⼲,
⽽⽑⼱,正啜饮着
背部肌肤上的湿润。
还有楼梯那可爱的往复。
又有何物,能⽐⼀扇窗更慷慨?
The Patience of Ordinary Things
How the cup holds the tea,
How the chair stands sturdy and foursquare,
How the floor receives the bottoms of shoes
Or toes. How soles of feet know
Where they're supposed to be.
I've been thinking about the patience
Of ordinary things, how clothes
Wait respectfully in closets
And soap dries quietly in the dish,
And towels drink the wet
From the skin of the back.
And the lovely repetition of stairs.
And what is more generous than a window?
或许,⼈们都被“耐⼼”这个词误导了。我们以为它是种美德,是“等待”或“隐忍”。但在这⾸诗⾥,寻常事物的“耐⼼”,不是等待被使⽤,⽽是⼀种存在的完成。
⽐如,诗⼈发现,杯⼦的耐⼼,在于它的曲线、材质,它的全部存在,都在静静地说:“我已准备好承托。”
此处的“holds”很可爱。这⾸诗的动⼈之处,潜藏于那些被我们习以为常的动词⾥。在英⽂的思维中,万物皆可⾃发“⾏动”,诗⼈的细腻,就在于⽤⼀种异乎寻常的感知⼒,捕捉到了物与⼈类共存时,那些微⼩的交互瞬间:
她感知到脚掌与地板之间的默契,这是⼀种低于视觉的、⾝体层⾯的熟知。她听见“⾹皂在皂碟中安静风⼲”的声⾳,那是⼀种完成职责后、对⾃⾝形态消逝的坦然。她看见⾐衫不再是物品,⽽是满怀敬意等待下⼀次亲密接触的侍者。这种细腻,让被速度掩盖的微观世界得以显现。
于是,楼梯耐⼼的重复,不再是疲惫,⽽成为忠诚。它不计数你上下多少次,只是每⼀次都在那⾥,⽤同样的倾斜度接住你的脚步。这种重复⾥有⼀种惊⼈的安宁。
最终,窗户的爱抵达了物性之爱的极致。它通过成为“空⽆”,容纳了整个世界的“万有”,通过⾃我虚⼰(kenosis),成为光和风景的通道。这是最深刻的给予,也是神性之爱最纯粹的隐喻:⼀种⽆私的、通道式的爱。
所以,寻常事物的耐⼼/爱意,是⼀种“物性的慈悲”。它们以绝对的确定性,存在于它们的本质之中。椅⼦就是“站⽴”,地板就是“承纳”,⽑⼱就是“吸吮”。它们从不失职,从不缺席。
理解了这⼀点,我们看待世界的⽬光会彻底改变。
我们每⼀次将⼿搭在门把上,感受到的不仅是冰冷的⾦属,更是⼀个“为开启⽽存在”的意志在回应我们。我们每⼀次将⾝体陷进沙发,得到的不仅是⼀处凹陷,更是“为拥抱疲倦⽽存在”的承诺在兑现。
⽽某个冬夜,当你带着⼀⾝寒⽓从外⾯回家,热⽔淋在背上,升起⼀⽚⽩雾,你拿起⼀块⽑⼱擦拭⽪肤,那⼀刻,你不是在使⽤它,⽽是它在⽤全部耐⼼,啜饮你的疲惫。它贪婪地、⼏乎是⽆声地吸⾛了所有湿冷,把⼲燥的温暖还给你。
这不是拟⼈化的浪漫想象,⽽是⼀种深刻的认知转向:我们并⾮活在⼀个冷漠的物理世界⾥,事实上,我们活在⼀个由⽆数微⼩、坚定且善意的“存在承诺”所⽀撑的⽣态中。
它们⽤沉默的、不变的“在”,爱着我们喧闹的、易变的⽣命,由此构成了我们⽣活最底层的安全感。
诗⼈在物的⾝上辨认出了这种主动的、充满耐性的爱。当她将⽬光从⼈性的幽暗莫测,转向了器物静默的辉光,就为我们这个过于关注⾃我和⼈际关系⽽疲惫不堪的时代,提供了⼀种崭新的慰藉。
这⾸诗被收录在《DBT情绪调节⼿册》中,作者帕特·施耐德(1934—2020)是⼀位美国诗⼈和公益写作坊导师。她出⾝于贫民窟的孤⼉院,后将其⼀⽣献给写作和写作教学,尤其致⼒于帮助弱势群体。“写出痛苦是疗愈的开始”,她将写作视为⼼灵的修⾏:“当我开始写作,当我专注于内在的精神意识,我开放⾃⼰,等待。”
在这种敞开中,施耐德读懂了物的语⾔,从⽽彻底把物呈现了出来。这种彻底性,来⾃观察的强烈,“如此强烈,以致⽇常习惯的⾯纱脱落,我们觉得过于普通因⽽未加注意的事物奇迹般显露出来。”(⽶沃什)
所谓诗意,就是⼀种发现。所以好诗,就是拥有“视⼒”的诗。“当⼀⾸好诗睁开眼睛,我们会感到有什么东西在搅动,在颤抖,在游向这个世界”(简·赫斯菲尔德)。
当我们也终于学会“睁开眼睛”,世上⼀切寻常事物都会被刷新,⽣活也就不再是使⽤物件,⽽是与⽆数沉默的伙伴共存。
它们从不对我们说话,却以最质朴的⽅式爱着我们。⽽只有觉醒的、⾃由且⼴阔的⼼灵,才能读懂这隐藏的语⾔。这何尝不是⼀种秘密的幸福。


近期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