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落日熔金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作者 / [南宋]李清照
欧阳修写:“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是年轻人的元宵节。苏东坡写:“元宵似是欢游好,何况公庭民讼少;万家游赏上春台,十里神仙迷海岛”,是有抱负的中年公务员的元宵节。而到了李清照写:“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这已经是老年人的元宵节了。老年人不但身心俱老,且早已游离于主流或中心之外。
其实也可以说,欧阳修写的是年轻茂盛期的宋朝,苏东坡写的是壮年繁盛期的宋朝,是李清照笔下的“中州盛日”,但可不可以说,李清照这首词写的是一个晚年的宋朝呢?
人们常说,北宋几乎没有晚期,是典型的中年剧死,但北宋之后有南宋,南宋连绵150年,更像是北宋的漫长晚年。于是又有辛弃疾写:“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那人”,如果从这个角度去看,当可解作辛弃疾听说过没见过但却始终魂牵梦绕的“大宋”幻影了。
大宋朝的繁华富美几乎毁灭于一瞬,今天还是歌舞升平万家灯火,一觉醒来颠沛流离朝不保夕。这对于生长于官宦世家的李清照来说,体验自然要比别人深刻许多。一个人的命运,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更要考虑历史的进程。历史的进程在宋室南渡之后,不仅改变了李清照的命运,更改变了李清照的创作。
元宵节是美好的,黄昏有灿烂的落日,夜晚有暧昧的月光,宝马香车依然应接不暇,酒朋诗侣们还是频频聚会,好像美好的日子还没有结束。只是对清醒的人来说,美好的年代毕竟是一去不复返了。
尽管美好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了,但人生的道路还要自己走下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早已风鬟霜鬓的李清照,内心到底是怎样的感怀呢?
假如请朱自清来翻译的话,当是:“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而回到故乡酒楼上的鲁迅呢,窗口没有帘儿,所眺望的,不过只是楼下一片废园:“倒塌的亭子边还有一株山茶树,从暗绿的密叶里显出十几朵红花来,赫赫的在雪中明得如火,愤怒而且傲慢,如蔑视游人的甘心于远行。”
这“愤怒而且傲慢”,李清照有吗?
对于一个社会的边缘人来说,愤怒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但要想不失真我的活下去,如果不保持着那点傲气,又怎么还是李清照呢?
第2909夜
近期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