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去悲秋强自宽,
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
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
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
醉把茱萸仔细看。
作者 / [唐朝]杜甫
安史乱中,杜甫从龙返都长安。因为政治派系的斗争,杜甫不久就从左拾遗位置上被贬到华州任一个八品小官。华州就是现在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赶上重阳节,杜甫受邀来到蓝田崔氏庄与朋友聚会。
崔氏庄主人崔季重是杜甫朋友。杜甫有不少崔姓朋友,因为杜甫的母家为清河崔氏,所以他们之间还存在亲族关系,或远或近,要么是舅舅和外甥的关系,要么是表兄弟的关系。
非常有趣的是,王维的辋川别墅其实就距离崔氏庄不远,可以说紧挨着,崔氏庄在东,辋川在西。因为王维的母亲也是崔氏,崔氏庄很可能是王维的母族在蓝田的别业,而王维之所以把原属宋之问的辋川别墅买下来加以重修,就是为了方便其母在此奉佛习净。王维的內弟崔兴宗和崔季重一样,都是杜甫的好朋友。而且在肃宗返都长安之后,杜甫还与王维同朝为官,王维此前曾经被迫附逆于安禄山,当时众多官员为其求情,其中就有杜甫。杜甫和王维不仅有现实的往来还是诗文的交流。此次重阳节聚会中有没有王维我们不得而知。在同一时期杜甫写的另一首诗里,他曾经就近去拜访过王维的辋川别墅(西庄),主人却不在家,“何为西庄王给事,柴门空闭锁松筠”(《崔氏东山草堂》)可见这个时期的王维,或许更多时间在京城。
虽然遭受贬官,但聚会还是令人颇有兴致,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杜甫的心情。这一年杜甫47岁,颇有“老去”之慨,但赶上重阳佳节朋友聚会,还是要在“强自宽”之余,“兴来今日尽君欢”。
“短发”是头发日渐稀疏的意思,还是暗扣一个“老”字。因为担心一阵风来把自己帽子吹掉了,羞于向大家展示自己日渐稀落的头发,所以赶忙请旁边的人帮自己扶正一下帽子。这是很风趣的表达,可以想象欢宴时的热闹和玩笑。他们一定谈论起魏晋时期的名士风流,这里面就有一个关于晋朝名士孟嘉的典故。
孟嘉是大诗人陶渊明的外祖父,是当时的权臣桓温的参军,桓温很器重他。也是在重阳节的一次雅集上,大家都穿着戎装,因此有些礼仪性的要求。孟嘉的帽子被一阵风吹落,但是他并不知道,桓温看到后也不让左右的人提醒,想要看看他得知自己帽子掉了后的举止如何,会不会失掉一个名士的风度。孟嘉一直没有发现帽子掉了,还起身去上了一趟厕所,桓温就让人把帽子捡起来还给了他,并且让人写诗文嘲弄这件事,孟嘉如厕回来看见诗文,不仅不以为意,还写一篇漂亮的答谢文,这让桓温很满意。
孟嘉以落帽不觉为风流,杜甫则以请人扶帽为潇洒,前人多以杜甫反用此典故称之,我私底下有一点小小的不认同,总觉得一个官途不顺的中年人,此时就算在众多佳友面前,难免也有那么一丝丝拘谨,有些过于关注自己的形貌了,警惕于自己日渐稀疏的头发和帽子,一个“羞”字是掩饰,也是暴露。用一种放浪自嘲的态度来掩饰人生的尴尬,亦是难免的。
但是颈联并没有顺着这种“悲老”、“羞老”的情绪写下去,笔锋一转,“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气势一下子雄峻起来,境界一下子阔大起来,真正属于杜甫的峥嵘气象就这样出现了。水落峰寒,高气与寒山相致,是一种登高都未必有的高峰体验。杜甫的神奇就在这里,杜诗的好处就在这种意象、声韵和情绪的极限拉扯,大开大合,高低错落,抑扬顿挫之间。
只是,不变的是山川,变化的是人事。明年这个时候我们这些人还会再次相聚吗?这里说的不仅仅是时间,是身体,更是对于变幻莫测的时局,仍然有太多的不能把握,所以,诗人才会要“醉把茱萸仔细看”,细看茱萸,就是细看诸位在场的朋友,珍惜这聚会的每一分钟,把短暂的聚会当成永恒的此刻。
荐诗 / 流马
近期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