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题图 / 神坂雪佳题图 / 神坂雪佳

於潜僧绿筠轩

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哪有扬州鹤?

作者 / [北宋]苏轼

某一次,王徽之暂借别人的房子小住,也要急急令家人种上竹子。有人问他:“不过是暂住一下,何必这么麻烦呢?”王徽之长啸许久,看着竹子,反问道:“何尝一日无此君?”

王徽之爱竹成癖,是出了名的,凡有竹园之处,他绝不会错过。苏东坡显然也是爱竹之人,他又更进一步,总结道:“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这首诗写于於潜县寂照寺绿筠轩,“不可居无竹”是与绿筠相切题,“可使食无肉”自然是对僧居生活的奉承了。不过,我疑心其时他也在想着战国的冯谖:“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彼时,因为与王安石相龃龉,苏轼便从京城离开,调任杭州通判,其怀才不遇的心境和冯谖是大致仿佛的,而这才只是仕途上的第一次小挫折,他心境上颇为乐观,所以还能写出“人瘦尚可肥”这样充满希望的话来。

苏东坡颇有竹缘,从小便是“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后来他又表示“此身分付一蒲团,静对萧萧竹数竿。”俨然是要与此君共度一生了。不过,与王徽之对竹的痴爱不同,苏轼爱竹,爱的是其清幽的气质,就像爱他自己一样。他有一篇《记承天寺夜游》,写得极好(我忍不住把它分个行,改成新诗的样子):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即便世间无竹,心中亦有,这才是爱竹人的大境界。作这篇游记已是十年以后,苏东坡经历了“乌台诗案”的摧残,心境反而更加澄澈了。“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乘小船闲游,却仿佛翱翔太空,这是何等的快意潇洒?再想想所谓“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既要名利又要成仙,这样的“扬州鹤”,实在俗得不能再俗,就算有了,又有何用呢?

荐诗 / 陈可抒
2019/12/04

第2461夜第2461夜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