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还是雪,你还是你

3.1

题图/ Daehyun Kim

菩提树下

谁是心里藏著镜子的人呢?
谁肯赤著脚踏过他底一生呢?
所有的眼都给眼蒙住了
谁能于雪中取火,且铸火为雪?
在菩提树下。一个只有半个面孔的人
抬眼向天,以叹息回答
那欲自高处沉沉俯向他的蔚蓝。

是的,这儿已经有人坐过!
草色凝碧。纵使在冬季
纵使结趺者底跫音已远逝
你依然有枕著万籁
与风月底背面相对密谈的欣喜。

坐断几个春天?
又坐熟多少夏日?
当你来时,雪是雪,你是你
一宿之后,雪既非雪,你亦非你
直到零下十年的今夜
当第一颗流星騞然重明

你乃惊见:
雪还是雪,你还是你
虽然结趺者底跫音已远逝
唯草色凝碧。

作者 / 周梦蝶

谁是心里藏著镜子的人呢? 谁肯赤著脚踏过他的一生呢? 心如明镜,不假任何修饰与伪装,赤脚拥抱大地。既要保持超然透彻,又时刻拥有“赤脚”的热情,这样的人生状态,怕是最不易得。

在台湾诗人周梦蝶的笔下,常常会涌现相互矛盾的意象,比如这首诗里,“谁能于雪中取火,且铸火为雪”,“雪”与“火”,一冷一热,却达成一种奇异的平衡。好像一个内功深厚的太极高手,化锋利尖锐的招式于无形。这不仅得益于诗人高超精妙的语言能力,更是因为诗人在诗中“出世”“入世”,展现了超然的人生态度。

一个只有半个面孔的人,究竟是谁呢?或许是那个一半在阴影中,一半在阳光下的人,又或者像极了充满矛盾的个体,一半是火,一半是冰,因这矛盾,总要不断求索,找到生命的答案。

第二段,疑惑开始明朗。多少人在菩提下结趺而坐,思索,纠结,痛苦?(结趺是佛教用语,指的是两腿交叠而坐)前人的脚步声已经远逝,但此刻,坐在菩提树下,诗人依然能感受到与万事万物交流,心神合一的欣喜。

枯坐,思索,修行几个春秋,“当你来时,雪是雪,你是你”,“一宿之后,雪既非雪,你亦非你”,又惊见:雪还是雪,你还是你。让人不禁想起禅宗里的三重境界:第一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重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最后,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人对这个世界的发现与了解,正是如此。一开始像孩童般天真和好奇,被事物的表面吸引,随着阅历和经验的积累,开始思考问题背后的含义。终究是世事纷繁复杂,在乱花中逐渐迷了双眼。

生命的本质究竟是什么?也许返璞归真后才能听到那一声真谛。不论经历怎样的苦痛,纵使在万物低迷的冬季,也会有那一小丛草色在顽强生长,悄然凝碧,静待春天的来临。

荐诗/李可以
2020/03/01

​第2549夜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