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 /葛饰北斋
大海啸
她在他看她的目光中认出那浪头。
体量巨大的浪涛如此广阔如此愤怒
就像他们曾经驻足的博物馆前面
悬挂的大幅日本经典版画
大浪闪烁着细小的泡沫,
浑身强劲的肌肉涛涌,
那岸边的小小渔村,
瞬间就会被毁灭,
那波涛淹没他,
全部的心脏,
而他送出
他的波涛
汹涌着
淹没
她
你能否用一生的时间
注视那一张脸?
月亮是不是在窥视
那潮水,渴望着回家?
作者 / [美国] 米歇尔·沃尔夫
翻译 / 光诸
The Great Tsunami
相信很多有心的读者已经看出,今天这首汹涌的爱情诗是一首“图像诗”,它以文字的长短排列模仿了汹涌的大浪。这个大浪的形状来自哪里?诗中已经有了提示,它就是来自世界上最有辨识度的东方艺术作品:《神奈川冲浪里》。《神奈川冲浪里》是日本画家葛饰北斋于19世纪初期创作的一幅彩色浮世绘版画作品,该画作描绘的是神奈川附近的海域汹涌澎湃的海浪。《美好画片碎碎念》曾经对这幅画有过精彩的介绍,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深入阅读。
这样的图像诗有什么超越游戏,超越概念的意义吗?有的。“模拟”的能力是人类的核心进化优势之一,比如用语言模拟豹子的动作,用图画模拟狩猎的阵型,同时为了鼓励人类使用这种能力,进化又让人在进行“模拟”时体验到巨大的快感。在这种快感的驱动下,用尽可能新颖,尽可能深刻的方法模拟自然成了视觉艺术家永恒的追求。
我在纽约的弗里克收藏博物馆里看到英国画家透纳画海洋的原作,发现他的油画并不只是在照猫画虎地描摩大海的样子,他的画就是大海本身——层层半透时的油彩在二维世界里“雕刻”出真实的,流动的,有深度的海水。
在今天的诗里,用句子的长短来模拟海浪的形状,会给读者的视觉带来相应的压迫感,同时语言本身的“针脚”也越来越密,语气也越来越急迫,给人“银瓶乍破水浆迸”的冲击感。看着那张脸,突然觉得ta就是那个你可以与之共度一生的人,此时的感受,就像在海啸中经历了一次倾倒的重压,一次淋漓的拍击,一次死亡和新生。
最后,告诉大家一个消息。我和户户的双人画展将于20日下午在上海马利美术馆举办。户户是一个非常有才华,也有魅力的艺术家,今天的“美好画片碎碎念”有关于她和我们画展的介绍,希望上海的朋友能够前来捧场!
荐诗/ 光诸
第2926夜
近期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