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爱上你之前就已经爱上了你

WechatIMG13

题图 / Holly Stapleton

 

初恋

在我身边的男孩
不是你而是他
但是在所有重要的方面

都有你的影子
我走过我的人生
一次又一次地

找到你——
用我的爱
压迫你。而每一个

你的替身
都受不了
我的客气,他们离开我

让我搞自己的音乐。
我在爱上你之前
就已经爱上了你。

作者 / [美国] 詹妮弗·福兰克林
翻译 / 光诸

 

First Love

The boy beside me
is not you but he
is familiar in all

the important ways.
I pass through life
finding you over

and over again—
oppress you
with love. And every

surrogate?
Afflicted by my
kindness, they leave

me with my music.
I loved you before
I ever loved you.

by Jennifer Franklin

 

今天给大家带来一首很简单,但是很伤人的诗。

本诗的作者詹妮弗·福兰克林是美国年轻女诗人,仍然处在“不愿公布”的年龄。美国评论家爱德华·赫希(Edward Hirsch)如此评论詹妮弗·福兰克林的诗:“急切,强烈,有命运感——她的诗都是通过戏剧的镜头看自己的经历,她把她的声音投射到这些有韵或者没有韵的诗中。”

也就是说她写诗很实诚,又很“抓马”呗。可以说“初恋”这首诗集中体现了这个特点。它有些过于直率地写出了很多人面临的困境——忘不了初恋的对象,以至于鬼打墙一样不停地和初恋的替身相好。

同时,这首诗又很抓马,它给自己不太健康的恋爱心理投射上命运的光——“我在爱上你之前,就已经爱上了你”。

这使我想起哲学家柏拉图的“原型说”:日常世界之外存在一个理念世界,日常世界中的事物是理念世界里的理念的不完美复制品。比如说,在理念世界里存在着“马”的理念,日常世界里的每匹马都是“马的理念”的不完全的复制品。从本诗来说, “我”的初恋就相当于“恋人”这个理念的完美复制品,其他的人都只是不完全的复制品而已。

如何走出这个怪圈呢?不妨换一种哲学,比如黑格尔的“否定之否定”的理论——事物既保持自己的特点,同时又自我否定;看起来旋转回原点,其实已经在螺旋运动中到了一个不同的层面。试着找找“初恋2.0”版,他/她看起来和初恋很像,但已经上了层次,比以前的更好——其实因为你已经变成了更好的你,所以才能遇到他/她。此时,你还是可以爱着对初恋的爱,但是把那个具体的人放掉吧。

荐诗 / 光诸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