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不足以让人理解爱

配图 / Caitlyn Grabenstein

宇宙观  

宇宙垂直到胸口
再也无法深入下去
那些在肋骨间逡巡的星系
终将被没收光和热量
(用生命阻隔生命)

倾倒陨石的人
同时也是一块陨石
划过自身的荒芜
与某个人的心脏撞击
妄图创造
世上没有的感情

因为爱不足以
让人理解爱
恨的局部
由镜子反射
而受到爱的牵连

但它们均是
灰烬最后时日的呈现
和宇宙相比
依然略显庞大和
摇摆不定

作者 / 余幼幼

 

这是一首空间开阔的诗。宇宙无法垂直到谁的胸口(也可以说宇宙在每个角度上都可以垂直于所有人胸口),所以诗歌中的宇宙只能视为一个“总和”,而能最大化标注“总和”的,是时间与空间这两条轴柱。换句话说,宇宙即是诗人的记忆,那些散布在轴柱间的星系等,也就是记忆中具体的事件与人物,或者一份完整的情感。

有时候,诗人会把他的记忆内卷到一个很小的事物上,比如一朵花,一枚针,另一些时候,诗人又会把他的记忆外放到一个很大范围,比如江河湖海山,通过大小的伸缩改变,来确认情感的形成,让诗歌获得一种类似音乐性的节奏。在这首诗里,无限大的宇宙与可以无限小(瞬间情绪)的心胸对接,让诗歌有一种令人诧异的气质,令到诗歌所探讨的内容,十分引人玄想。

我们(为方便阅读此类超现实起见)确立了宇宙=记忆这种隐喻结构之后,陨石也就很容易等同于“故事”,于是讲故事的人,也就顺理成章地,可以在别人眼中成为一个故事。如果这个故事能让另一个人撞击心脏般地共情,那么关系就得以发生,感情就得以创造,得以产生;如果没有这样的交流撞击,那些逡巡在肋骨间的人和事,终将被遗忘之河阻隔成两两再不相见。

以宇宙为尺度的空间铺展,至此收束成了感情,或者称为爱与恨。

我喜欢“因为爱不足以让人理解爱”这个句子,它把诗歌从讲述忽然拔高到哲思。但也可以是一次巧妙的“伪哲思”。就像在罾网中撒些诱饵,作为鱼儿的读者各凭各的自愿,去幻想关于爱的哲理。我理解的是,一次爱的行为不足以表达更广泛的爱的抽象,就像无法通过一颗行星去把握整个宇宙。而恨,不会是无缘无故的,其中一部分,来自于爱。这些因诗人快速思维而甄选的词语碎片,有着太多的巧合和可能性,不过,可以确定的,是爱与恨永恒对立(其实并非)的命题。这个命题用以类比的,正是宇宙和逡巡其间各为不同的星系。

第四节并不好断句,断在灰烬,跟一个冒号或者破折号,则灰烬作为绝对的结果,是最后无法控制的呈现。这令我不由自主地想到海子的诗剧《太阳》,“我已走到人类的尽头/我还爱着。虽然我爱的是火/而不是人类这一堆灰烬”。

这一段摘句与本诗有着奇妙的联想空间,海子诗剧的主题我们没法讨论,但可以从摘句中读到,在时间的进度条中,海子爱的是进程和体验,而本诗所特别凸显的,也正是在空间范围内拟喻的,一种选择的考量,一种可以忽略其结果的“观”,两位诗人共同都把作为结果的灰烬,置于了价值择取的下轨。

爱与恨都是在不甘心遗忘与荒芜中,奋不顾身地创造出来的。选择,才产生秩序,才产生无数的随机与失序。假如没有“划过自身的荒芜”去“与某个人的心脏撞击”,宇宙实际上可以无限小,因为与我无关,我并不在其中。

我倾向于认为这是一首爱情诗,它探讨的当然是爱的发生学,或者反过来,宇宙的唯心生成也未必不行。而宇宙也并不等于诗人的记忆,它只是诗人赋形的承担。透过诗歌去观看到诗人的人格显然是痴心妄想,但在一次阅读的历险中,这并不是一种错误,而是读者与诗人通过诗歌交流的自然结果。就这首诗而言,“宇宙观”于我其实是“爱情观”,里子则是“孤独观”,于你呢?

荐诗 / 列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