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 / Kazuki Okuda
悬挂着黄梨,
缀满了野蔷薇,
湖岸漫进湖水里,
你们这些妩媚的天鹅,
陶醉于亲吻,
将头浸入
神圣冷静的水中。
悲戚啊!当冬日来临,
我将去何方寻觅花丛、
阳光和大地之上的
那些清影?
墙垣矗立,
冷峻无言。旗帜
随风瑟瑟而鸣。
作者 / [德]弗里德里希·荷尔德林
翻译/Athenaeum
Mit gelben Birnen hänget
Und voll mit wilden Rosen
Das Land in den See,
Ihr holden Schwäne,
Und trunken von Küssen
Tunkt ihr das Haupt
Ins heilignüchterne Wasser.
Weh mir, wo nehm ich, wenn
Es Winter ist, die Blumen, und wo
Den Sonnenschein,
Und Schatten der Erde ?
Die Mauern stehn
Sprachlos und kalt, im Winde
Klirren die Fahnen.
Friedrich Hölderlin
也许可以说,诗人是这个世界上最敏感的生物。因为这种敏感,有时候他们能未卜先知般感受到生活的变化,预知到原本不可测的未来。因此,不论中外,都有“一语成谶”、“一诗成谶”的现象。荷尔德林写于1804年的这首《浮生的一半》就是这样。
当年,荷尔德林34岁,正站在自己生命的上下半程之间。在生命的上半程,荷尔德林经历了一场罗密欧与朱丽叶般的爱情。1796年,年轻的荷尔德林来到法兰克福银行家贡塔尔德家当家庭教师。在那里,他爱上了美丽的女主人苏赛特·贡塔尔德,他以苏赛特为“狄奥提马”,写下许多诗歌,两个人交换的信件也令人动容。这段感情,正如古希腊艺术一样美,也如古希腊悲剧一样无望。
家庭教师和女主人之间的感情毕竟不容于世。1798年,荷尔德林与苏赛特被迫分开,1802年,苏赛特因病辞世。到了写《浮生的一半》的1804年,荷尔德林的精神状况已经逐渐变得不稳定,这种状态其实也反映在诗中。
即使是不知道任何背景的读者,也很容易一眼看出,诗的上下两段色彩截然不同。诗的上段色彩饱和明亮,黄梨、野蔷薇、天鹅、湖水,构成了充满了美与生命的夏日画卷。只是夏日虽美,宁静却难以久持,悬挂、漫进、陶醉、浸入,这一系列的动词皆非稳态,仿佛诗人前半生中的美好,注定无法长久。
于是,伴随着一声哀叹,诗歌的下半段转入冬天。往日的美好将无可寻觅,周遭剩下的无生命之物喑哑无言。这是站在人生分野处的诗人对已发生之事的感受,也是诗人对人生下半程的预言。
1806年,荷尔德林彻底跌入了冷峻无声的寒冬,他的精神状态进一步恶化,住进精神病院,次年起在一个木工的家里被看护,度过了人生下半程的36年。
荐诗 / 肖蕊
2019/07/06
第2306夜
近期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