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 / John Dilg
其一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其二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作者 / [唐朝] 高适
高适为人豪健蓬勃,正如他的字,达夫,一位通达的大丈夫。
与人分别之时,王勃有名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本来中规中矩,高适却嫌它不够,他写的是:“丈夫不作儿女别,临岐涕泪沾衣巾。”不仅拒绝儿女之态,而且强调:做人当做大丈夫、伟丈夫。多了几个字,却雄健了许多。
诗风即性格,是无论如何也假扮不出来的。同样的景色之下,白居易在“黄河水白黄云秋”地抒情,刘长卿在“白刃两相向,黄云愁不飞”地唱着小调,李白则只顾得“黄云万里动风色”这般神游,谁的心中能像高适这样,有“千里黄云白日曛”的沉着浑厚?
“北风吹雁雪纷纷”,既厚重,又心塞。已是落雪之时,雁群早已飞往南方,剩一只掉队的孤雁,又是北风,又是雪,谁能解我心头之苦?无人解,也无须解,私下里自伤自怜一通,也就是了。
即便是黄云、曛日、北风、大雪,高适这只孤雁依然发出“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健之语,振奋,感发。但还是不要忘了,此时的大丈夫高适,其实已经一贫再贫,一贱再贱,相逢时连一点酒钱都没有。
关于诗中的董大,很多人认为便是著名的琴师董庭兰。确实,董庭兰排行老大,又称董大,但董大却并不一定是董庭兰。非要这么想的人,恐怕是被“天下谁人不识君”一句给唬住了,觉得董大是个极有名望的人,非董庭兰不能当得。
不妨让我们先跳出来。高适还有这么两句诗:“莫怨他乡暂离别,知君到处有逢迎。”这首诗的送赠对象是韦司士,一位七八品的小官,也是勉强温饱罢了,如何又能“到处有逢迎”呢?别当真,那不过是些给人施以激励的话,这是高适的一贯作风,对董大的一番语重心长亦是如此,否则,一位真的名满天下的人又怎么会“相逢无酒钱”呢?
据敦煌残卷的资料显示,此诗的董大,名为董令望,没有名气的角色,没有任何其它的资料,活脱脱一颗历史的小尘埃,但这无碍于高适一如既往地以豪情相赠:“莫愁前路无知己”!
诗中有些囊中羞涩之语,这在高适的诗中并不多见,“丈夫贫贱应未足”的说法,并不是抱怨,更像是自嘲。大概高适的确太愧疚了,才特意地稍稍解释一下,要不然,恐怕他不会说出“无酒钱”这样气馁的话。毕竟,他是个多么豪爽的乐观派啊!不仅自己在坚韧地前行,也在时时感染着别人,就好像是他天生的责任一样。
就是这样的高适!他很会宽慰自己,一杯酒就释然了:“徒然酌杯酒,不觉散人愁。”他很会鼓励别人,真诚又实在:“穷达自有时,夫子莫下泪。”最重要的是,他坎坷多年,也看到了种种世事凉薄,却还是会一遍遍地鼓起勇气,扛着命运前行——“出门看落日,驱马向秋天。”黑夜和严冬有何可惧?整理行装,向这个糟糕的世界进发吧!
荐诗 / 陈可抒
2019/12/14
第2471夜
近期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