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服宜秋着,清琴入夜弹。
人情皆向菊,风意欲摧兰。
岁稔贫心泰,天凉病体安。
相逢取次第,却甚少年欢。
作者 / [唐朝] 刘禹锡
刘禹锡原本是挺意气风发的一个人,但是后来就喜欢上发牢骚了。他年轻时候红得发紫,却又迅速地跌入漫长的人生低谷。他的牢骚多半与此有关。
他年轻的时候有多红呢?当时,重权在握的内相王叔文对他十分器重,经常称他有宰相之器。而他后来又有多背时呢?才三十岁出头,便被打上“二王八司马”的烙印,这个魔咒看起来是要伴随他一生了。
白居易与他第一次在扬州相见,便不禁要为他叹息:“二十三年折太多。”刘禹锡也在此时发出了人生中最著名的一句牢骚:“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这句诗常常被当成是诗人豁达、乐观的态度,其实是不对的。——在漫长的二十三年里,按照刘禹锡自己的总结,真可谓是白白耗掉大好青春,最后成了沉舟、病树,只能看着千帆万木意气风发地指点江山。这哪里是豁达与乐观呢?他此时勉强的一点兴致也只能是“暂凭杯酒长精神”,强颜欢笑地麻醉自己罢了。
渐渐地,发牢骚成了他的一个常态。秋天来了,兰花谢了,菊花开了,这本来是“芳林新叶催陈叶”的必然规律,刘禹锡偏要说:“人情皆向菊,风意欲摧兰。”就好像谁都是趋炎附势的小人似的。
和好友白居易相见,本来是很高兴的事,他却说:“相逢取次第,却甚少年欢。”那意思是:你我相逢时很注重尊卑的规矩,实际上却能如少年般欢乐。——这话乍听上去似乎是一种欢愉的表示,不过,如果真是欢乐得无拘无束,又何必提什么“次第”之事呢?显然他还是心事满腹,没忘了这么多年自己在次第中的沉沦陷没。要是白居易的话,必然提笔直接写道:“放醉卧为春日伴,趁欢行入少年丛。”什么次第不次第的,统统不放在心上。
刘禹锡诗风豪劲锋芒,不似元白那么平近坦易,却何以能在举世瞩目的元白之后,又与白居易结下个惺惺相惜的刘白之交呢?我想这多半是因为白居易的体贴,他闲适松弛的豁达,实在是海纳百川的一剂良药,如春风拂面那般温柔,往往使人放下一切。刘禹锡曾经称赞他:“在人虽晚达,于树似冬青。”就是说,无论严寒酷暑,他总在那里,使人安心。
就好像刘禹锡这首暗藏深意的诗,其实它不是悲秋,不是悯人,只是暗暗地向好友发点牢骚、泄一泄愤懑之气罢了,而白居易只需要悠然地回他一首:
荐诗 / 陈可抒
近期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