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你的变化无尽,也爱你的愁绪纷纷

屏幕快照 2021-12-06 21.36.22

题图 / Claude Monet

 

《赠别》(一)

多少人的青春在这里迷醉,
然后走上熙攘的路程,
朦胧的是你的怠倦,云光,和水,
他们的自己丢失了随着就遗忘,

多少次了你的园门开启,
你的美繁复,你的心变冷,
尽管四季的歌喉唱得多好,
当无翼而来的夜露凝重——

等你老了,独自对着炉火,
就会知道有一个灵魂也静静的,
他曾经爱你的变化无尽,
旅梦碎了,他爱你的愁绪纷纷。

作者 / 穆旦
选自 /《西南联大现代诗钞》,雅众文化

读这首诗,也需要你会很联想到叶芝那首《当你老了》,穆旦在这里借用了叶芝诗歌里的几个特定意象和场景。如果说这是一种“仿写”,那么叶芝也自有他的“仿写”对象——法国诗人龙沙在其《致艾兰娜十四行诗集》中的一首就有这样的诗句:

当你老了,伴着摇曳的灯
晚上纺纱,坐在炉边摇纺车,
唱着,赞叹着我的诗歌,你会说:
“龙沙赞美过我,当我美貌年轻。”

就像人们通常认为的,叶芝那首是写给一生挚爱毛德冈的情诗,穆旦的《赠别》也被看做一首情诗,写给将要告别的某人。这样去读自然没什么大问题,只是把任意一首诗读作情诗,本就是很多人的习惯性思维,而如果不当做普通的情诗去看,也许才会更有意味,更能读出一点诗歌的历史语境和内涵。

最近一直在读《西南联大现代诗钞》,这是一本具有文学史价值的重要诗集。西南联大不仅是中国抗战时期的一个教育奇迹,也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里,形成了一个以老师卞之琳、冯至、闻一多、沈从文、燕卜逊、李广田和学生王佐良、杜运燮、郑敏、穆旦、袁可嘉等为核心的诗歌创作群体,这其中,尤其以穆旦为代表的青年学生的诗歌成就最大,他们深度对接西方艾略特、奥登以来的诗歌潮流,将中国现代诗从侧重情绪表达的“气体化”写作的深渊中拯救出来,推向一种面向现实磨练语言技艺的“固体化”写作新高度。

穆旦是这西南联大诗群中的重要一员,成就也最大。在这本书里读这首诗会有一种特别的感觉:这更像是一首写给西南联大的诗歌,这里面包含了他和一代人的青春,更像是向西南联大和自己青春的作别:

“多少人的青春在这里迷醉,/ 然后走上熙攘的路程”
“多少次了你的园门开启,/ 你的美繁复,你的心变冷”

这首诗写于1944年,这时的穆旦已经离开西南联大两年,且以军人的身份经历了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带着战火的创伤回到国内,度过了一段并不安定的生活,而西南联大也在1946年结束历史使命,清华、北大和南开纷纷迁回本部复校。

“等你老了,独自对着炉火,/ 就会知道有一个灵魂也静静的,/ 他曾经爱你的变化无尽,/旅梦碎了,他爱你的愁绪纷纷。”

一颗静静的灵魂,为什么不能是对西南联大所承载的精神的隐喻呢?尽管一个时代已经结束,但接续那个精神的载体还在,多少青年诗人承载着诗歌与时代的火种星散各地。你的变化不尽,你的愁绪纷纷,都不过是一种过程,所感慰藉的,就是那颗仍然在炉火边照拂你的属于诗歌的灵魂。

我们知道,现代诗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于避免对某种具体的情感进行简单化的表达和处理,而是要将情感转化为一种强烈的生命意识,和更加深邃的对世界的体察。因此,它可能既是投射于某物某人某事,也不仅仅是投射于某物某人某事。诗人在用词炼句上避免了那些简单的对应,目的就是不要把人带入简单误读的歧途,所以我们在读诗时,也要有这种警惕,避免去做过分简单化、甚至是讨好自己的联想。

 

荐诗 / 流马

第3186夜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