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就像一所客栈,每个早晨都有新的客旅光临

WechatIMG7008

题图 / Rich Stapleton

 

客栈

 人就像一所客栈,
每个早晨都有新的客旅光临。

“欢愉”、“沮丧”、“卑鄙”
这些不速之客,
随时都有可能会登门。

欢迎并且礼遇他们!
即使他们是一群惹人厌的家伙,
即使他们
横扫过你的客栈,
搬光你的家具,
仍然,仍然要善待他们。
因为他们每一个
都有可能为你除旧布新,
带进新的欢乐。

不管来者是“恶毒”、“羞惭”还是“怨怼”,
你都当站在门口,笑脸相迎,
邀他们入内。

对任何来客都要心存感念,
因为他们每一个,
都是另一世界
派来指引你的向导。

作者 / [古波斯]鲁米
翻译 /  梁永安
选自 /《在春天走进果园》,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

这是一首朴素又蕴含哲思的诗。开篇由一个比喻引起,想象一下吧,作为提供歇脚之地的客栈,它无法预知什么样的客人将会到来,它唯一能做的就是打开大门、迎来往送。诗人把“人”比作“一所客栈”,而那些“旅客”则是“欢愉、沮丧、卑鄙”……人有悲欢喜乐,这些情感就像不速之客,随时都会登门造访。

而我们应怎样做呢?诗人说:“欢迎并且礼遇他们!”即使他们让人生厌,“横扫过你的客栈,搬光你的家具”,依然要善待他们,邀他们入内。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诗里给出了答案,“因为他们每一个,都有可能为你除旧布新,带进新的欢乐。”在这里,每一种情感的价值都得到了肯定,每一种情感的到来都是新的转机。

诗的末尾说到“他们每一个,都是另一世界派来指引你的向导”。在这里,“另一世界”到底是什么?是灵魂吗,是真主吗,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体会到的是,它是超越此时此地的。

这首诗写于八百年前,然而诗中如此包容开放的心态,让人不由得想起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接纳。接纳真实的自我,接纳所有的情绪,而不是忽视、逃避、否认。那时的鲁米想必还没有接触心理学知识,但是他的智慧依然可以穿越时空给当代的我们指点一二。

鲁米的这种包容并不是偶然的。鲁米是一位苏菲长老,苏菲被认为是伊斯兰教里的密教,学界常常称为苏菲派。爱,是苏菲的精髓,也是鲁米诗歌的灵魂。所谓爱,便也意味着包容。

自古以来由宗教信仰不同而引发的倾轧和排挤早已不是罕事,而鲁米的诗中却有一种包容性、普世性,他在另一首诗里这样说到:“啊,不要说那些还在路上摸索着的不是被拣选的,不要说那些基督的追随者或无神论者不是被拣选的。”在鲁米的诗里,这种兼容并包、自由开明是一以贯之的。据说,在鲁米去世送葬那天,很多犹太教徒、基督教徒也参加了他的葬礼。

 

荐诗 / 徐魏蔚

第3207夜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