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一具年轻的肉体拒之门外

WechatIMG13540

题图 / Nickie Zimov

 

留言墙 

关于他的死
他清澈,宛如少年的嗓音
二十岁在开往下关的有轨电车上
遭遇的绝望,他骄傲的抱负
和关于生之渺小的发言
他如何去湖上划船
而昏昏欲睡的湖面突然闪耀
如一支军乐队的长号。
关于他的生平,三五个
大同小异的版本
虚构或传说,他冷酷的背影
曾使一些少女神魂颠倒。
如今,关于他的追忆
形成了一道昏昏欲睡的留言墙
甚至,奚落者的悼词
也变得格外慷慨和仁慈
仿佛向死神行贿。
只有一个匿名、古怪的女学生
刻薄地谈及一桩小事:
在城南某条小街上
结束了一番乏味的调情
他试图跟她做爱
却怎么都硬不起来。
如同一只生了锈的涂鸦罐
突然喷出秽语,这无法证伪的
尴尬和隐痛,伴随着
一阵恶作剧的狂笑
(啊,这笑也有他一份)
使他归于混沌的形象再次鲜活。
他被一具年轻的肉体
拒之门外,恰似
我们隔着深渊下的微光
沮丧地叩问关于死亡的秘密。

作者 / 刘立杆
选自 / 《尘埃博物馆》,新行思NeoCogito出品

 

 

我克制住好奇,没有向诗人打听这首诗中所写人物的一些诗歌之外的“现实”问题,假如他真的是一个现实中人。那不重要了。从“他是谁”开始,到“他为什么…..”结束,诗歌本身已经提供了那些问题的答案。就算知道现实中曾经真实存在过这么一个人,知道他姓甚名谁,也没什么意义,最后的答案必然是令人沮丧的;关于死亡的秘密,也必然是无从知晓,那“深渊的微光”已然将我们“拒之门外”。

总会遭遇这种情况:有人死了,难免被议论,活着的人,也难免不参与或者听到这些议论。这些议论并不会有助于我们认清一个人身前死后的真相,最后反而更加迷惑。就算我们认真一点去探究,像个侦探那样去做抽丝剥茧的调查分析,恐怕也不会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所谓“留言墙”就像横亘在我们脑海中的一面墙,它的众声喧哗,让我们看不见墙后面渐行渐远的死者。

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故事”登场了。一个言之凿凿、充满无情细节的故事将会像一个真相沉淀剂那样,把被搅浑的水瞬间澄清。这个“故事”如此生动,我们好像又重新看到那人鲜活的面容。人们应该感谢这个“匿名、古怪的女学生”“刻薄地”谈及这一桩小事,她让人们看到了这个人不为人知的那一面,所以他在这个瞬间不如说是突然又复活了一次,尽管是以如此尴尬和隐痛的方式。

另一方面,这个刻薄的故事,又像是传播学上的一种降维打击,它似乎揭示出某个真相,但同时又把更多的真相掩盖了。正如我们想要刨根问底无限接近答案时,突然有人扔出来一个正好符合人们想象的震撼弹,使那些原本看上去严肃靠谱的推测显得那么无力,因为那仅仅是推测。就像悬疑影视剧中常常出现的桥段那样,正要为某一番推测苦苦寻找“铁证”时,“铁证”恰恰在这个节骨眼上出现了,你都不知道那是不是一个伪证,用来迷惑你的视线的。

死者被年轻的肉体拒之门外,我们则被那“深渊下的微光”拒之门外,这就是为什么会感到“沮丧”,而诗歌的意义恰恰就在于揭示这种沮丧。它让我们知道,关于他的生我们一无所知,关于他的死,我们也一无所知。

 

荐诗 / 流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