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不知道他会将车开到哪里

配图 / Mariam Sitchinava

在山中

车上的五个人
都陷入了沉默
谁都不知道他会
将车开到哪里
什么时候停下
刚才我们
已经有过争论
三点的时候就有人说
我们可能走错了
但他淡定地说
放心吧,没错
四点时吵得更加激烈
但他的双手
坚定地握着方向盘
令我们的争吵
变得毫无意义

现在已经五点了

天色向晚

浓密的树荫

令盘旋的山路

变得更加昏暗

我们四个都已经知道

他开错了

我们也知道

他知道自己开错了

并且他肯定也知道

我们知道他开错了

没有人再说话

车上一片安静

汽车如同无人驾驶般

继续前行

 

作者 / 沈浩波
选自 / 《沈浩波五年诗选2019-2024》,口红文学

 
某年我还在读书时,周末无事,约了一个同学去另一个大学找一位共同的朋友玩。那个学校地处郊区,要去那里须穿过整个城市。因为是第一次去,事先大约规划了一下路线。那时没有智能手机,只能去街上买份城市地图来研究,发现中间要先转一次公交车,在某站下来,还要再步行2公里才到。转车不是问题,问题是路程遥远,城市公交没有现在发达,换车也不知要等多长时间,所以吃过早饭就出发了。

公交路线过于漫长,加上在车里昏昏欲睡,走了很久之后我们也不知道自己在哪里了,车站名多得让人头昏。我们搞不清楚距离下车地点还有多少站,或者是否已经坐过了下车地点。总之是在最后该下车的地方,我们没有下车,同伴多次提醒,我却坚持认为还没到。终于,在我们多次确认已经错过正确的下车点后,同伴认为我们应该赶紧下车往回走。

但这时我却奇怪地不肯下车。我的意见是,不如将错就错,一错到底。同伴问为什么这样。我于是给他描画了一个美好的“错误蓝图”:这路车的终点站是动物园,我们下车后可以先去动物园玩一会儿,然后动物园旁边有一条美丽的小河(我特别强调了郊外河流的美丽),这条河正好在那学校的门口流过,到时只要我们沿着这条小河走,就能找到那所学校。

路线当然没错,大概我在研究地图时就已经产生了要故意走错的想法吧,总之我就这样把同伴说服了,但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距离。当我们又坐了很久的车才到达动物园时,时间已然下午1点钟,距离出发已经过去四五个小时。动物园没时间进去了,就只好沿着小河去学校。

沿途风光果然非同一般的“美丽”——破旧衰败的村庄,遍地的垃圾,然后是连绵的沿河修建的化工厂,然后是一眼望不到边的芦苇荡,而且并没有一条畅通的河堤供我们行走。因为那些化工厂直接建设小河边,污水肆意地往小河里排放着,发出浓烈的臭气,我们不得不紧紧掩住口鼻。

因为道路中断,要么走进村庄里的死胡同,要么就被化工厂的围墙拦住,我们不得不各种绕道。实在找不到路时,就干脆冒险穿越那些化工厂的厂区。厂区居然无人看守,也看不到工人,我们在各种巨大的化工设施之间,在天上地下密密麻麻的管道之间跳来跳去,穿越密集的且低矮的高压电线,随时身后还会突然喷出浓稠的蒸汽,或者遭遇一个巨大的污水池,那池水不知道多深,水还红得极为浓艳惨烈,气味就更不必说了——后来看安东尼奥尼的电影《红色沙漠》时我还经常回忆起这次经历——随后又误入一片看不到边际的芦苇荡,直到天黑,才勉强找到一条有人行走的小路,此时,尚不知道那要去的学校在什么方向。

这次经历给了我一个巨大的刺激,很长时间还沉浸在意外的冒险所带来的兴奋中,但后来逐渐认识到其中的危险。由于我的偏执、冒失和任性,将自己和同伴带到了一个多么危险的境地:化工厂,污水池,有毒的气体,任何一个小小的差错,都可能导致一个无法预料的后果。最重要的,它已经严重脱离当初的规划,浪费了整整一天的时间,还没有找到要去的那个学校。

所以不要让偏执、拒绝沟通还善于忽悠的人带路或者开车,我就很像那个负责开车的人,让别人承担着不可预料的风险。我拿了驾照十年,还从未摸过方向盘,我不确定我自己开起车来,有一天会把自己绕到哪里去。

这首诗里,“但他的双手/坚定地握着方向盘/令我们的争吵/变得毫无意义”,让我想起布莱希特的那首《乘客》,那司机坚定的握着方向盘的态度,实在就像布莱希特所说的,开车太过专注的人,往往令人害怕,感到恐怖。

多年以前当我学习开车
的时候,我的老师让我
抽根雪茄;要是它
在拥挤的交通里或者急转弯时被我
弄灭了,他就把我从驾驶座上赶走。他还
在我开车时说笑话,而如果我
太过专注于驾驶,没有笑,他就把
方向盘从我手里抢过来。我觉得不安全,他说。
我,一个乘客,如果我看到汽车司机
太过专注于驾驶,
就会害怕。

布莱希特写驾车的诗很多,碰巧读睡还推过两首,一首诗叫做《谨慎的后果》,一首叫做《换车轮》。在《谨慎的后果》里,有一句是:“听说你要在以前倒车的同一个地方倒车”,这和《在山中》“谁都不知道他要将车开到哪里”,产生了强烈的互文效果。但不论司机带我们去何方,我们都已经像布莱希特在《换车轮》中那样对行程有了一个清晰的判断:“我不喜欢,我所来的地方。我也不喜欢,我要去的地方。”

《在山中》是沈浩波近年的名篇之一,曝光率很高,且已有不少精彩的解析,我不想再对诗本身多说什么,只是想和大家分享自己的一个犯蠢的故事。如果不是因为这首诗,我可能都忘了,我的愚蠢曾给自己和同行者带来多大的危险。

 

荐诗 / 流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