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已忘记,我们曾听得见互相

6.10

题图 / Pieter Bruegel the Elder

巴别塔

早已忘记,我们曾听得见互相,
以及远处的层云和树叶参差

我们散落像随手抛掷的棋子
背过身,就记不起兄姊的名字

土地在背负中低沉。那时眼神
还未及套上人的枷锁,那时

谁不想重返,去本就拥我的
乌有乡。而现在神的语汇尽失,

我们深陷洼地,甚至不敢去看
那些泄漏光斑的苍老的星子。

除非褪去衣物;除非你说我听,
选择重又踏上那荒废的塔;

除非一同建筑一路走,直到
脱去形状,直到复归下意识的云。

作者 / 息为

巴别塔,是一个有名的典故,出自《旧约圣经》中的故事。不如先直接读一下原文,《创世记》第11章1-9句:

​1、那时,天下人的口音,言语,都是一样。
2、他们往东边迁移的时候,在示拿地遇见一片平原,就住在那里。
3、他们彼此商量说,来吧,我们要作砖,把砖烧透了。他们就拿砖当石头,又拿石漆当灰泥。
4、他们说,来吧,我们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顶通天,为要传扬我们的名,免得我们分散在全地上。
5、耶和华降临,要看看世人所建造的城和塔。
6、耶和华说,看哪,他们成为一样的人民,都是一样的言语,如今既作起这事来,以后他们所要作的事就没有不成就的了。
7、我们下去,在那里变乱他们的口音,使他们的言语彼此不通。
8、于是,耶和华使他们从那里分散在全地上。他们就停工,不造那城了。
9、因为耶和华在那里变乱天下人的言语,使众人分散在全地上,所以那城名叫巴别。

也许这是一个解释语言为什么混乱的故事,但它背后的隐喻大概更为吸引人。巴别塔/城的失败意味着一种状态,即沟通的不可能。这种不可能是种族与种族之间的,是阶级与阶级之间的,还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

爆发疫情至今,无论是从国内还是从国外看,我们都已经见证了太多这类令人沮丧的情形。民粹主义、反全球化愈演愈烈,彼此间的攻讦、排斥此起彼伏,就像诗里说的,“早已忘记,我们曾听得见互相/以及远处的层云和树叶参差”。

但事实上,疫情只不过是加剧了固有的危机。在互联网新媒介下,我们看似获得了更大的沟通便利,但在唯恐落伍于时代的焦虑中,我们却不断堕入陷阱,变成无止境膨胀的话语经济中的一环。观点、意见、态度、立场似乎变得尤为重要,而这些,大部分又并非经由个体真切的感受和体悟所产生。我们不知不觉地被各种话语体系裹挟,被权力、资本的话术左右着情绪和判断,“我们深陷洼地,甚至不敢去看/那些泄漏光斑的苍老的星子”。它们就像强行笼罩在我们身上的“衣物”,我们以为我们需要它们,但其实它们只不过是种种遮蔽。

难道真的无解了吗?从现实的情况来看,目前似乎确实如此。然而还是要找回信心,正像诗里说的,我们需要鼓起重蹈废墟、重新建筑的勇气,“直到脱去形状,直到复归下意识的云”。事实上,“神的语汇”就在每一个真切的人身上。

荐诗 / 曹僧
2020/06/10

 

第2650夜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