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细小的风拨弄着垂条,
林子的荫翳蔓延到脚边。
远处,湖水取了低平的姿势,云车
纷纷停下了引擎。
女尼用竹筒取水,
斑驳的水光摇晃在廊庑间。
由于这寂照,杜鹃花一时明白起来,
它们似乎并不在意观看。
一只长吻松鼠倒悬在自己的尾巴上
戏耍,进山的脚步渐次稀少。
我们坐着,啜饮新茶,
言语沉入杯底,而香气弥漫。
作者 / 宋琳
选自 / 《兀鹰飞过城市:宋琳诗选 1982-2019》 雅众文化
寂照庵,位于大理苍山脚下,被一些网友们誉为最美的尼姑庵、最文艺的寺庙。我没去过那儿,只得从这首写于寂照庵的诗感受一二。
诗以时间为始。午后的风轻抚枝条,是片刻的时间;林荫蔓延到脚边,是日头的移动所造成的,是一段较长的时间。因此,两句就有了呼应与对比。
第一小节是动态的近景,到了第二节转为静态的远景,湖水低平,停云霭霭。随后又转为动态的近景,描写了女尼取水的场面,那反射在廊庑里闪动的水光,让整个场面悦动起来。
接着,诗人借由这寂静氛围中的水光,引入庵名“寂照”,将杜鹃花作为能动的主体,似乎领悟了什么而明白起来,可以承受观看。此“明白”,既是领悟之明白,也是光影之明白。当然,“寂照”作为佛家用语,与诗中的含义不太一样。所谓寂照,是不着有、不落空,不二法门是也。
在杜鹃花的“明白”之后,诗又转到动态之景。或是临近傍晚吧,进山的人少了,松鼠的胆子大起来,怡然自耍。
从午后到傍晚,在庵中所见所望,都是令人静心的景象,自然也就少了言谈,轻轻融入难得的寂静之中。词语像茶叶一样沉入杯底,而心中有难言的喜乐,随着茶香升腾。
而这首诗就像结尾处的这杯茶,无需多言已香气弥漫。
推荐人 / 冬至
第2914夜
近期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