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个男人中寻找真爱

WechatIMG2571

题图 / May Parlar

 

印度公主在众神间挑选爱人

感谢上帝我们在
我们的生活中投下一星影斑,
摩诃婆罗多新娘说,
面对她新郎的五个面相——

你的男人自己加上四个男神,
四幅如出一辙的图像,影印他的造型——
谁认得出那声心跳,
她将不得不在他的地狱

阴影旁与他分离。众神并未到处走动
投下阴影。我们所做所感之事
(如一位独立运动领袖
后来所言)是未完待续的,
不完美的,因此是真实的。

作者 /  [英国]露芙·帕黛
翻译 / 王玉洁
选自 / 《伦勃朗本该爱你》

Indian Princess Picks Lover out from Gods

Thank God we cast
A spot of shadow in our lives,
Said the Mahabharata bride,
Facing five versions of her groom---

Your man himself plus four male gods,
Four dead-spit images,self-xeroxed in his shape---
Who recognised that heartbeat,
The man she'd have to part with

By the shadow at his hell. Gods don't go round
Casting shadow.Things we do and feel
(As a leader in The Independent
Put it afterwards)are incomplete,
Imperfect,therefore real.

by Ruth Padel
from Rembrandt Would Have Loved You

在《唐伯虎点秋香》的最后一幕中,唐伯虎面对的最后一个考验就是在众多盖了红盖头的新娘中找出秋香。这当然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无厘头剧情之一,却也是东西方的古老神话中时常出现的一个固定模式:主人公需要面对幻象,去伪存真,获得最终胜利。无论我国读者熟悉的孙悟空与六耳猕猴之间上天入地的“比真大赛”,还是本诗中新娘在五位新郎中找出真爱,主人公都需要凭借一个“真”的绝对标准,辨别出“拟真”。

擅长吸收东西方神话的英国女诗人露芙·帕黛(Ruth Padel,1946—)在本诗中写的“摩诃婆罗多新娘”是指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Mahabharata)中公主Damayanti。在婚礼上,她发现自己面对的不是一个王子而是五个:其中有四位变成王子的天神。困惑中,公主诵念祷词,福至心灵:只有英雄王子Nalas双脚着地且投有阴影。其他四人自此梦幻泡影烟消云散。在这里,人是否具备“阴影”成了“真”的绝对标准,这点在我国民俗文化中倒是绝不陌生。

露芙·帕黛自己也说这首诗“来自理查德·贡布里希一本关于绘画中的阴影、投影历史的书。但是我感兴趣的是这个念头:当你不知道自身发生了什么时,影子成为你的一位引导者”。

无独有偶,擅借童话讽喻现实的德国作家霍夫曼——对,就是那个写出《胡桃夹子》的霍夫曼——也曾写过一篇题为《影子》的小说:与魔鬼做交易的彼得,以影子换来了聚宝盆,却丢失了自我,最终还是迷途知返。看来,无论是哪种文化语境之下,“影子”这一意象是作为“实体”的对立面而与之共生的。

37岁才发表第一首诗的露芙·帕黛的高祖父是达尔文,且自身获得希腊诗歌博士学位,其在充满学术背景的家族里无疑是个绝对的叛逆者——毕竟她在创作之前主要在牛津音乐学院唱歌,并表示最理想的工作的歌剧导演。但仅仅在发表第一首诗的12年后,帕黛就于1996年获得英国国家诗歌奖,最近的诗集《在拿撒勒学做乌德琴》(Learning to Make an Oud in Nazareth,2014)入围英国艾略特诗歌奖。

她的诗人身份与歌手身份,哪个是实体,哪个才是影子呢?

荐诗 / 王玉洁

第3077夜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