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作者 / [唐朝]李商隐
李商隐的诗历来隐晦难解,每一首都如同一个谜,这首《锦瑟》算得上谜中之谜,唐朝没人能解,到了宋朝,诗人黄山谷也不解,请教他的老师苏东坡,苏老师的解释是:瑟这种乐器有四种音调,分别是适、怨、清、和。“庄生”,写的闲适;“望帝”,写的怨恨;“沧海”,写的清澈;“蓝田”,写的和气。
这首诗写的无非是瑟的四个音调而已。
诗人王士祯听完,把脑袋摇得像电风扇。
他说,苏老师可能说对了,但这首诗怎么一点意思也没有了呢?
钱钟书举手发言,他认为李诗人说的不是锦瑟,而是自己一生的诗歌心得。
争先恐后举手的同学还很多:
朱彝尊铁口直断,是悼念亡妻;
纪晓岚和苏雪林确定是儿女私情;
周汝昌说是生离死别;
叶嘉莹认为是写悲情往事……
每种说法都貌似有理,但都不能让人心悦诚服。所以梁启超说,《锦瑟》讲的什么我理会不着,但我觉得它美,读起来精神上有一种新鲜的愉快。
他的意思是,懂不懂不重要,你开心就好!
但面对文学界的哥德巴赫猜想,大家都不开心。
元遗山同学就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
他说这么好的诗歌,竟然没有一个人能说明白,简直太可恨了!
这首诗让每个中国人都陷入了这样一个尴尬境地——
每个字都认识,但每句话都不知道在说什么。
还有一个尴尬的事实是,所有翻成的白话都讲不通,所有解读它的专家都拒绝翻成白话。
我相信,每个热爱李商隐的人内心都是崩溃的。
在意识到一个合格翻译者难能可贵的同时,我老人家再次痛彻领悟到胡适先生白话运动的英明卓绝。否则,我们一生都会待在一团浆糊里。
翻译这首诗之前,请允许我说说诗人的生平。
他生在河南,3岁随父亲到浙江,9岁父亲病死,扶灵柩回故乡,守孝3年后家徒四壁,只能替人舂米抄书糊口谋生,长大后参加高考,考了十次,十次落榜,第十一次才考上,也只是得到一个考取公务员的资格,但最终也没能过关,一个盖世天才只能去投奔一个个大佬做小秘书,心比天高,身为下贱。而且,说巧不巧,投靠的大佬们不是病倒就是被皇上打倒,真是靠山山倒,靠树树歪,所以他日记里说,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为什么意不适?因为太难了!抑郁症是肯定的。他与妻子聚少离多,妻子又早早离世,喜欢过几个菇凉,又穷愁无计爱而不得。命比黄连苦,还有苦说不出。但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
传说苦难是艺术的源泉,果然,他的诗句在苦海里淘洗出了璀璨的光泽。
好,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看我老人家怎样把一颗宝石变成一杯白开水:
锦瑟繁复的弦丝没有来由,如同生命无尽的哀惋,每一种都让人追忆——
我有过梦与现实的迷惑;
有过爱与恨的艰难;
见识过美好的事物让人悲愁;
体会过愈珍贵的东西愈是虚幻。
这种种感触都变成了后来的怀想,
而在遭遇之初总是失落、不甘。
李商隐的诗归趣难求,原因在于用典,而所有的典也都是大哉之问——
庄周梦见蝴蝶,醒来后迷惑了,不知道自己是蝴蝶还是庄周,这就成了诗人着迷的问题:什么是现实?什么是梦境?
望帝杜宇和大臣鳖灵的妻子私通羞愧而死,死不瞑目,化作一只啼血的杜鹃。诗人想知道的是,究竟什么是爱?什么是恨?
沧海里的鲛人因为在圆月的夜晚哭泣流泪,泪水竟然变成了一粒粒珍珠,为什么让人伤心的东西那么美?为什么美好的事物又会让人伤心?
蓝田的山里埋藏的美玉,近看一无所见,远看又会在日光下呈现一片云烟,诗人的问题来了,什么是虚幻?什么是珍贵?什么是近?什么才是远?
它意旨遥深,几乎涵盖了我们人生中所有的疑问。
李商隐如此疯狂地迷恋用典,从他取名字的那天就开始了,你是否听过商山四皓归隐的典故呢?看到没有,一个名字里都藏着学问!
除了疯狂用典,他还着迷于把对立的事物并置一处,构成巨大的矛盾与张力:庄生梦蝶,是现实与梦的对立;
望帝杜鹃,对立的是仇恨与春心;
鲛人遗泪,是美与悲伤的对立;
蓝田生烟,对立的是宝石与幻影……
大唐一朝,诗人万千,除了李商隐,好像没有一个诗人能同时控制住如此之多事物的对立。
他是飘逸词语的驾驭者,更是处理矛盾的哲学家,这种神奇的能力让他的诗歌看上去像高明的魔法,奇异,迷人,神秘、深邃……
也因此,《锦瑟》堪称千古神作,是唐诗中最高的审美。
近期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