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点点积攒卑微的爱,但我不准备当众热泪盈眶

WechatIMG13970

题图 / Duri Beak

学习

我开始得晚,也必将
结束得晚。我一贯擅长
道听途说,但我不来自于
道听途说。我有一个
正在逐渐黯淡下去的家园。
(但愿你能在天国的地图上
查到它土气的名字。)
我越来越接近于善良。
我正在一点点积攒
卑微的爱,努力培养
感动的能力。但我不准备当众
热泪盈眶。我正学习着
向劳动投降。我正在一点点搜集
对他人的信任,把上当受骗的不快
埋在心间。我正在学会
悲悯。我已经学会了
悲悯。今天我捐了
五元钱,准备下一回
捐出十元。

2004.4

作者 / 敬文东

 

在谈论这首诗之前,我先给大家讲个小故事。几年前,曾经参加过一个饭局,饭局上除了有我这样的学生辈的人,也有几位老师辈的人。不知是因为酒后失言还是什么,其中的一位“前辈”语重心长的对我说,“你们年轻人还是要多读书。我们早就过了读书的年龄,现在已经到了开始写书的阶段。”当时,我听了这位“前辈”的这席话,就暗自下定决心,无论将来我混成什么样,都不要活成这位“前辈”的模样。

讲到这儿,突然觉得一个小故事不过瘾,那么我就再讲一个。也是在一个饭局,桌上也是有几位老师辈的人。其中的一位,刚出了本新书,随身带了好几本,头一次见到我这位后辈,便签赠了一本给我。签赠完毕,他告诉我,这本书奠定了他的学术地位,我一定要认真学习这本书。在酒桌上,他几杯酒下肚,似乎稍微失去了一点点刚才的那副狂妄,略微伤感的对我说,“哎,我已经写了上百万字,但是我依然不确定我能够进入文学史。”我当时立刻以茶代酒(因为我要开车)敬了这位“前辈”一杯,并斩钉截铁的说,“老师,请您放心!文学史没有您,就相当于五岳没有泰山!”他听了之后,连喝好几杯,最后大醉而归。

好了,故事讲完了,终于可以谈论这首诗了。这首诗的作者是敬文东先生,是一名我非常尊重的前辈学者。通常来讲,我是宁愿读学生写的诗,也不愿意喜欢读教授写的诗。因为教授作为教育工作者,他们很容易把他们职业中所附带的“雄辩”与“博学”夹杂进自己的文学创作中,从而使得自己的创作因过于“知识化”而导致感染力的缺失。

这首诗对我来讲是个特例,首先,就是因为诗人放弃了自己最擅长的“雄辩”,而把自己的身份放的非常低,低到需要像孩子一样,去“努力培养感动的能力”。我们知道,随着我们阅历的增长,往往随之而来的就是越来越麻木,很难再去和他人产生共情了。我们都知道,信任和悲悯的前提就是共情,这种因阅历的丰富而导致的共情心的缺失,使得我们越来越不屑于去重新做一名学生了。

而这首名为《学习》的诗,之所以在我看来如此珍贵,就是因为它来自一种博学后的谦卑,而这样的谦卑在我看来则是另一种教育,不是简单的知识或技能的传授,而是传达一种肯定的能力。在一个“反讽的时代”,我们或许更需要这样的肯定。

 

荐诗 / 杜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