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读给孩子的书,只珍视孩子们的思想


题图 / Virginie Cognet

只读给孩子的书……

只读给孩子的书,
只珍视孩子们的思想,
将大人的一切抛到九霄云外,
从深深的忧愁中站起身来。

我已烦透极度压抑的生活,
它带来的一切我都不要,
但我爱这贫瘠的土地,
除了这土地我什么也看不到。

我身在一处遥远的花园
荡着简陋的木秋千,
并在阴郁的神志不清里
记起高大、黝黑的云杉。

1908

作者 / [俄] 奥西普·曼德尔施塔姆
翻译 / 张政硕

Только детские книги читать……

Только детские книги читать,
Только детские думы лелеять,
Все большое далеко развеять,
Из глубокой печали восстать.

Я от жизни смертельно устал,
Ничего от нее не приемлю,
Но люблю мою бедную землю
Оттого, что иной не видал.

Я качался в далеком саду
На простой деревянной качели,
И высокие темные ели
Вспоминаю в туманном бреду.

1908

Осип Мандельшта

 

《只读给孩子的书……》是俄国诗人曼德尔施塔姆十七岁时的所作的一首小诗,诗中的抒情主人公一点儿也不像小孩子,而是基于童年的此在进行人生的思考。

诗的第一节是曼德尔施塔姆童年的价值观纲领,也是对这种价值观的肯定,他并没有解释“给孩子的书”与“孩子们的思想”究竟指什么,而是借助与“大人的忧愁”的对比使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更加清晰,年轻的抒情主人公放弃了大人的形象,但这却与第二节“我爱这贫瘠的土地”相矛盾,正是对旧俄末期存在的种种问题的担忧造就了既成熟也纯真的曼德尔施塔姆,十七岁的他徜徉于童年中,却再也无法对大人的事情闭上眼睛。

诗的第二节中,“烦透”“不要”“看不到”这三个否定色彩的动词被“爱”这一个字完全消解,这一节描述了抒情主人公此在的矛盾,而至于最后一句“除了这土地我什么也看不到”更像是一种傲娇,他在写成这首诗的一年前曾只身前往法国索邦大学,看到了另一片土地,他后来的不少诗还是受到了法国文学的影响。

而诗的最后一节,抒情主人公提及过往的经历,这些经历教会他透过事物的表象直击本质,尽管当时的表象迷雾缭绕,精神错乱,亦充满各种不确定性。“遥远的花园”看似是童年的隐喻,秋千的摇摆看似是多重不确定,不过曼德尔施塔姆拒绝了这些象征意义,而是转向对“简陋的木秋千”和“高大、黝黑的云杉”的沉思。这种朴实简单的想法既是抒情主人公眼中真正的生活,又是曼德尔施塔姆对阿克梅主义价值观的肯定:注重此岸世界、注重此岸世界的一切细节,并深爱自己长大的土地。

一边写推荐语,一边回忆自己曾在儿童节做过什么,我的儿童节总是和游戏机相伴的,总是和邻居家的大哥哥一边狂吃前一天晚上特意去超市买的零食,一边狂搓手柄,玩上整整一下午的魂斗罗和坦克大战,记得晚上总是会多少有些不开心,这种不开心不仅是因为儿童节行将过去游戏机已被大人收走,还有儿童节过后繁忙的学业,我突然羡慕那些生长于乡土中的孩子,即使没有遥控车,没有游戏机,只是荡着秋千,望着天空,抛弃烦恼,畅想未来,便能感受到曼德尔施塔姆的童年快乐。

 

荐诗 / 张政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