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风雪,我驶车送二老
在山崖边他们衰弱的身躯感到犹豫
我向山谷高喊
只有积雪给我回答
他们悄悄地谈话
说到提水,吃桔子
孙子的照片,昨晚忘记拿了。
他们打开自己的家门,身影消失了
橡树在林中倒下,谁能听见?隔着千里的沉寂。
他们这样紧紧挨近地坐着,好象被雪挤压在一起。
作者 / [美国]罗伯特·勃莱
翻译 / 郑敏
As I drive my parents home through the snow
their frailty hesitates on the edge of a mountainside.
I call over the cliff
only snow answers.
They talk quietly
of hauling water of eating an orange
of a grandchild’s photograph left behind last night.
When they open the door of their house they disappear.
And the oak when it falls in the forest who hears it through miles and miles of silence?
They sit so close to each other as if pressed together by the snow.
Robert Bly
想必是一家人过完了圣诞节,诗人开车送父母回他们自己的家。明尼苏达的雪一直在下着,诗人开车穿越风雪,在山边小驻,休息一下。父母都已衰老,路边山崖坚硬冷峻的外表让他们更加意识到自己的衰弱,因此显出一种“犹豫”。
而诗人正值壮年,尚有向着山谷高喊的激情,渴望一种生命的回应,然而回应他的,却只有积雪的沉默。这是不是一个关于诗人与诗歌宿命般的隐喻——诗歌是与沉默者的交谈。
继续出发。在车上,老人们说着自己的悄悄话,比如回家第一件事应该去打水,比如橘子很甜,比如孙子的照片…..都是一些生活日常的琐细话语,与诗人独自向着山谷高喊不同,他们有说有笑,充满人世的温暖。
到家了,他们打开自己的家门,随后身影消失,彻底回到自己的“生活”与“日常”里去。
而此时诗人似乎终于听到自己高喊之后的回应:“橡树在林中倒下”。隔着千里的沉寂,凡俗生活中的人们是无缘听到的,但诗人却听到了。诗歌的回应总是在千里之外的沉寂之中。
与此同时,他又想象着,仿佛看到二老此刻正在关上门后的房子里面,彼此挨得很近地坐下,“好像被雪挤压在一起”,再次呼应开头生命衰老的话题。
父母正在老去,并且走向死亡,但他们却拥有平常人的欢乐与温暖;身为儿子的诗人,却依然要为千里之外一棵橡树的倒下而写诗。父母的衰老就如同橡树的倒下,都是不可阻止的,所以这正是生命向着山谷发出高喊的意义所在。
昨天我们推的是赖特,今天又推勃莱。他们不仅是好友,还同时是“深度意象派”的代表诗人。其实,我们不必非得弄懂什么是“深度意象”,只是从这首诗中体会勃莱如何将人与自然之物(山崖、积雪、橡树)、生命和死亡,近在身边的日常与“千里的沉寂”并置,让它们对照、对应和对话,就会自然唤起一种对生命和生活的理解,就不能不感佩,这种“深度意象”所营造的意境带给人心灵的启迪。
有意思的是,勃莱这首诗的结尾,总让我想起赖特那首《开始》(点击此处可看全诗)的结尾:
我总觉得这两首诗的结尾有着深度的同构性。诗人与诗人之间,如何相互影响和借鉴,于此可见一斑。
荐诗 / 流马
近期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