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有力量长久跟随我们的
是刺,不是花瓣
这是多么悲哀的想法。
当满头大汗的少年从灌木丛中跑出,
细小的卷耳沾满他的全身,
他才不会这么烦恼。
他将像收集子弹一样,收集这带刺的卷耳,
预谋着在来日的课堂上
发动一场针对长头发的战争。
他这么想着就笑了。
不远处,采野菜的妇人
仍低着头
作者 / 张定浩
选自 / 《我喜爱一切不彻底的事物》,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这首诗的第一小节把我们迅速拉进一个有关生命预言的暗影之中, “悲哀的想法”猝不及防地将我们击中。那令我们倾慕的花瓣,原来只是一个个脆弱、美丽、稍纵即逝的幻像;而令我们讨厌和惧怕的刺,却有着执拗的力量,能 “长久跟随我们”。过去岁月的荒谬和痛苦种种,不就是根根暗伏的刺?在一个人得意忘情时,冷不丁地再次刺出,提醒他自身的不完美和命运的不可测。
然而我们还未来得及发出成年人惯常的悲叹,一个满头大汗的少年就从灌木丛里跑出,闯入我们的视野。第二小节的节奏明快,意象活泼,一扫第一小节带来的阴郁之气;虚词“才”用得极妙,把青春少年那种毫无顾忌,顽皮洒脱的性情全然呈现。
这位少年所钟情的,并非是荒原上的野玫瑰。他将像“收集子弹”一 样搜集细小的卷耳。那么,卷耳是什么东东?
两年前,在家乡一位朋友的果园里,我第一次见识“苍耳”,在此之前只模糊记得这个名字代表一味中药。只见它随意地长在一 条土堤坝上,叶子宽大如南瓜叶,隐藏在叶子下的苍耳子绿茸茸毛刺刺,像蜷缩起来的小毛毛虫。7岁的云裳和4岁的小表弟羽飞像发现了宝贝一般兴奋,争先恐后把“小毛毛虫”摘下来,粘到大人的衣衫和裸露的胳膊上,大人假装害怕,发出哇哇的尖叫。“其实并不疼啊!”云裳后来说。确实,苍耳只会引起轻微的痒痒, 绝不像玫瑰刺伤人,害得歌德笔下的轻佻少年手指流血,更害得多情的里尔克得了败血症,继而丢了性命。
而卷耳就是苍耳的别名。“采采卷耳,不盈顷筐。”那丢下半筐卷耳,思念征夫的女子和她的马匹还在苦苦攀爬远古的山岗呢,这位现代少年就已急不可待地等着明日去捉弄同班女生了。带刺的卷耳似乎在影射青春期懵懂莽撞的情欲。少年也许自己也未曾意识到,这小小的恶作剧的念头竟起源于一种难以名状的情绪。倘若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发动这场针对长发女孩的战争,是少年不知如何向女孩表达爱慕,竟用笨拙荒唐的,带有侵犯意味的游戏来引起女孩的关注。这样的技俩,你是否似曾相识?
第三小节制造了紧张的戏剧性效果:子弹,刺,预谋,发动,针对,长头发,战争。但诗人并没有把诗歌推向一个高潮的结尾。
正当读者正沉浸于对来日课堂闹剧的想象中,诗人的视线转向不远处采野菜的妇人。她(们)仍低着头,专注于手中劳动。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什么也没有撞见过,世界安静如初。田野山川的广阔寂寥,释放了少年所携带的蓬勃旺盛的,不无破坏性的生命能量;沉默劳作的妇人作为对莽撞少年形象的平 衡,抵消了诗歌画面里的躁动不安。这首“少年情诗”结束于一种具有永恒意义的静谧之中。
“采野菜”这一从诗经时代就延续下来的诗歌场景,让我回忆起在乡村度过的七年光阴,常食腥膻的口舌向往起野菜的甘甜或清苦。我仿佛听到乡野的呼唤之音,也恍惚看到那低头摘野菜的农妇直起腰身,手搭凉棚,朝我望过来。
荐诗 / 媛的春秋
2015/08/23
近期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