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云路上过去有几家烤鱼店

吴静涵《红衣姐妹》

密云路上过去有几家烤鱼店
其中一家现在卖起了干锅
当然,干锅很可能比烤鱼
要好吃很多,啤酒也要地道一点
我想说的其实是那两个
看我用一次性筷子撬开瓶盖的
农村姑娘,一个叫任小红,
一个叫任小娟

作者 / 安德
选自 / 《深海恐惧症》 杜弗书店

 

读完这首诗,或许有人会吐槽它太口水。希望你能耐心听我讲一讲。这首诗算是诗人安德相对轻松的写作尝试,他所擅长的写作技艺并没有在此体现出来。他苦心经营的作品对于普通读者颇具挑战。

当我第一次读到这首小诗就喜欢上了。它像一部怀旧电影的开头,一段颇具想象空间的独白。内容是日常性的,讲述了一个小地方的餐馆变化和其中人物的去留。细细读来,就会察觉诗的叙述并不是平铺直叙、寡淡无味的。诗的前四句在讲诉餐馆的变化,从烤鱼店变为干锅、味道的差异、啤酒的优劣,但随后的“我想说的其实是……”瞬间将前文一笔荡开,道出这次倾诉的真实目的。作者想说的,或是作者怀念的不是烤鱼的滋味,不是啤酒的口感,而是烤鱼店的两位农村姑娘。她们来到城市在小餐馆打工,餐馆换了人家,她们便自此散去,不知去了哪里。这两位姑娘的出场被设定为看“我用一次性筷子撬开瓶盖”,这场景隐隐勾勒出一段爱在异性面前显摆的青葱时光。姑娘现已不知何处,那些青春时光是不是已在身后?这欲说还休的漫谈之诗不禁让人想象这一对农村姑娘的下落、她们后来的人生和作者目前的生活状态。

这段时间我又想起这首诗。因求职面试,我一周内辗转四五个城市。奔波之际,我时常盯着在我生命中一闪而过的人,无端猜想他们的生活,又怀想我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和那里的人。浮现在脑中的往往是那些看似寡淡而平凡的人物:

徐州,问我是否加罂粟壳的板面老板娘(貌似违法……);连云港,对大海吊嗓子的老头子;天津,念叨以后要去少林寺学武的送外卖的胖小伙;布尔津,看我加面三次而捂嘴暗笑的新疆拌面馆女服务员;香港,轮渡时鞋上饰花金光闪耀的邻座老太太;武汉,夜雨时在点数零钱的水果店老板……

所以,我又想起来了这首诗里的密云路,在一家烤鱼店里打工的任小红和任小娟。说到这里,我不是鼓吹这首诗多么好,而是它在我奔波的一段时日里像个朋友迎面而来,给我安慰。

荐诗 / 冬至(微信号 dongzhi_xiachao)
2014/12/03

 

题图 / 吴静涵《红衣姐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