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亲密关系中,最普遍的危机时刻

6.24

题图 / Alan Feltus

 

争论

那些无法
或不愿把你送来的时日,
那试图显得
不仅仅是固执的距离,
与我争论、争论、争论
无穷无尽,无法证明我
少欲求或少爱你一些。

距离:记住飞机下方
所有的陆地;
那暗淡的深沙海滩
构成的海岸线
不易察觉地
一路蔓延,
蔓延至我理性的终点?

时日:想想吧
所有那些堆聚的仪器,
各配一种事实,
取消着彼此的经验;
它们多么像
某种骇人的日历,
“‘永不与永远公司’向您致意。”

这些话语所发出的
咄咄逼人的声响
我们必须分别找出
它们可以并且必须被抑制:
时日和距离再次打乱
消失无踪
永远撤离这温柔的战场。

作者 / [美] 伊丽莎白·毕肖普
翻译 / 包慧怡
选自 /《唯有孤独恒常如新》,湖南文艺出版社2019

Argument

Days that cannot bring you near
or will not,
Distance trying to appear
something more obstinate,
argue argue argue with me
endlessly
neither proving you less wanted nor less dear.

Distance: Remember all that land
beneath the plane;
that coastline
of dim beaches deep in sand
stretching indistinguishably
all the way,
all the way to where my reasons end?

Days: And think
of all those cluttered instruments,
one to a fact,
canceling each other’s experience;
how they were
like some hideous calendar
“Compliments of Never & Forever, Inc.”

The intimidating sound
of these voices
we must separately find
can and shall be vanquished:
Days and Distance disarrayed again
and gone
both for good and from the gentle battleground.

Elizabeth Bishop

 

在一切亲密关系之中,这首诗锁定了某种最为普遍的危机时刻:争论。恋人、夫妻、父母与子女、情谊相投的挚友……谁没有同自己的所爱之人争论过呢?这件琐事仿佛风过无痕,在生命中简直不足为道。然而,如果这争论日复一日、无穷无尽呢?

风过当然不会无痕,争论也是一件需要被说三次的重要的事情。争论、争论、争论,这些充斥在爱人之间的“咄咄逼人的声响”,不啻于一颗颗重型炮弹,将彼此的关联轰炸得千疮百孔。争论的双方如同铆足发条的仪器,依据自己的事实去瓦解对方的经验,直到彼此相处的时日与距离,再也无法或不愿将对方拉近,那间曾经夸口“永不”与“永远”的两人经营的公司,也就垮塌倒闭了。

是不是有些过于耸人听闻了?那可能你没有经历过这样一种人生:明明在意或深爱,却终究停不下彼此疏离的争吵。这正是其中最残忍的部分,无休无止的“争论”却根本“无法证明我少欲求或少爱你一些”。如果毕肖普生活在今天,她又该如何抚慰那些疫情中分道扬镳、甚至不惜轻生的危险关系?

旅美华裔作家李翊云的长篇小说Where Reasons End,成了毕肖普这首诗最妥帖的注解。这位写字谋生的母亲,在17岁的长子自杀身亡后,开始了与想象中的儿子漫长的“对话”之旅。这“对话”实际上是一段接一段的“争论”,争论的两人仿佛对峙在阴雨中的一对“捕手”,话语在彼此之间来回抛掷。“老练的父母总是善于捕捉”,母亲痛苦地向虚空发问,“我们除了脚底湿滑、周身阴冷、双手僵麻,又还能捕捉得到什么?”

所以,诗人试图在最后一节探讨危机的解决之道:我们必须分别找出、并且抑制那些“争论的声响”,永远撤离这片“温柔的战场”。但说来轻巧,问题的症结难道不正是这“战场”的本质源自“温柔”吗?

Where reasons end?毕肖普诗中的肯定句,在李翊云的小说中被还原回了疑问句。究竟哪里是理性的终点?哪里又是因果的尽头?“reasons”包含了“理性”与“因由”两重含义。如果喋喋不休的争论源自理性的终结,那么爱呢?“爱”难道不也瓦解着一切理性、逻辑与定则吗?谁还要在爱中贯彻理性啊?如果超越理性的爱注定造成伤害,那究竟应该选择伤害还是不爱?

人与人的争论与牵绊,有时注定不由理性,难分因果。“我们彼此在争论中捕捉得到什么?”李翊云在小说中的这句发问,其实得到了儿子的回答:

“我们能捕捉得到彼此的话语啊,妈妈。只有我们。”

荐诗 / 曲木南
2020/06/24

 

第2664夜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