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记住花开,记住腥的露珠
记住梦中你是一朵不开的花
某个角色,涂抹自己的姓名
逃往尘埃流动的清晨
二
四月的花有风的形状
而四月的风没有踪迹
夜半,窗子响了
剪去了我的影子
还有什么跟随在身后呢
五
你说一个字
我说一个字
就是黄昏
叶子落得急了
有星宿碰撞于天
九
南方或北方,你或我
一个影子或一把火
蝴蝶梦见自己是蝴蝶
一树红豆倾泻在风雨之夕
而钥匙在瓶子里
1987.4
作者 / 止庵
骊歌就是告别之歌。
止庵是当代作家,以对周作人和张爱玲的研究知名。他写这组诗的时候用的笔名是方晴。
方晴这个名字是他的父亲、诗人沙鸥给取的,“方”取自他的小名“方方”,“晴”指的是彼时政治气候有转晴之意。方晴写诗受其父沙鸥影响很多,沙鸥也很鼓励他的写作,常常写信给予指导。父子二人还常常一起游历分别写诗,最后合编成册。像这样父子之间的诗歌交流实在难得。
从止庵《我的创作生涯》一文中可知,他的诗歌写作大致开始于1976年,断断续续写到1993年,而《骊歌》的写作时间在1987年。这个时间点说重要也不重要,对诗人来说,似乎已经预感到一种告别的到来。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形成的某种自由躁动的空气正在变得紧缩,而在诗歌上,朦胧诗此时已经走向尾声,自从1986年现代诗群体大展以后,更多的诗歌思潮和各种主义纷纷登上了历史舞台,而写于1987年的《骊歌》带着浓郁的抒情诗风在风起云涌的诗歌大潮中或许有些超然于时代之外了。
止庵在《我的创作生涯》承认:“我的确有告别之意,首先是与自己的文学生涯告别。”
止庵与朦胧派诗人交往较多,他在同一篇文章中回忆:
深受父亲八行诗体影响的止庵,面临时代变化和自身的局限,放弃了诗歌写作,最终以诗集《如逝如歌》的出版告别了诗歌,《骊歌》正是这本诗集的第一部分。
在经历过几十年诗歌思潮与形式的变迁之后,如今回过来再读这些遗漏在历史沙滩上的诗句,却有一种难得的纯净、清新和超然。从这些带着朦胧色彩的唯美诗句中,我们能够捕捉到一种难以挽回的失去,这种失去不仅仅属于诗人自己,也属于那个不可挽回的时代。
近期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