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树木抒情性的力量一再牵动我们的衣襟

配图 / Luka Khabelashvili
bedtimepoem

感谢

在归还它的时候借它
感谢空地,实在就是大地了

向着下工时分的煤区扩散它的地理
感谢它的过去,已显得尤其宽广了

在祖先的骨骸拒绝变为石像的那条线上
感谢树木的伫立,就是亲人的伫立了

不会再有墓碑测量地下水位的起降了
感谢它们原是多好的朗诵者

向着有赐予继续发生的地点鞠躬
感谢土地深层的意思已传至膝头

去推动祝福所不知前往的
感谢隐藏的里程开始了

当空地也显示麦地
感谢那预定的歉意,尚未被取走

树木抒情性的力量便一再牵动我们的衣襟
感谢桥头星光灿烂,直指接受者藏身处——

选自 / 《词语磁场:多多五十年诗歌自选集》,雅众文化

这首诗具有一种推动读者的情感跟随诗人所指不断向前扩散前进的力量,一种抒情的推背感油然而生。阅读者在不明所以的情况下被这种力量所裹挟,就像被拉上一列既定轨道的火车,先去感受,而后再来回味。

就这样:“去推动祝福所不知前往的/感谢隐藏的里程开始了”。

诗的起点,仅仅是诗人面前的一片空地,就像作者笔下的一张白纸,虽然暂时空空,但随着诗人“感谢”之情的降临,一场在空地上前进的“感谢”之旅也随即开始。

视野从一片工厂煤区的空地展开,瞬间进入这片土地的“过去”,一种空间上的宽广,与时间上的纵深骤然建立,然后在这片从历史到未来的平面上,一条“祖先的骨骸拒绝变为石像”的时间线凸显出来。

树木的伫立,就是亲人的伫立,这一句点明了那些沿着这条时间线伫立的树木,是多么自然而然地让人联想起祖先与亲人的伫立,而紧接着下一段,“墓碑测量地下水位的起降”明显也是从树木的伫立所联想引发而来的,只是,它以墓碑向下的深度来与这条横线做一种空间的交叉和停顿。诗人此时作为一种观望者出现,“向着有赐予继续发生的地点鞠躬”,而“土地深层的意思已传至膝头”,这是对墓碑向下测量的一种反向传导。

诗人直白地指出,是视野中的树木所具有的抒情性力量一再牵动我们的衣襟,并且指向终点——“接受者的藏身处”。桥头星光灿烂,一种难以明说的喜悦之情骤然涌现,似乎在那尚未被取走的歉意面前,完成了诗人与历史的和解。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