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我读书不写作,烧香不拜佛
这一年,我出游不远行,修心不养性
这一年,我想家不归故里,愤世不嫉俗
这一年,流年似水,风光不再
这一年,人情纸薄,老于世故
这一年,花开花又落,风调雨不顺
这一年,我疏远旧识,懒于结识新知
这一年,我悲喜有交加,寻花不问柳
这一年,我高不成低不就,冷暖由命
这一年,虽不同往年,却有别来年
这一年,我素食,喜小酌,清规戒律
这一年,我过日子,勿归隐,虚度光阴
作者 / 余丛
今天是北方小年。远处是此起彼伏的爆竹声,近处有些人家已贴上春联和窗花,节日气氛突然变浓。过年有团聚之乐,热闹间隙也伤感:对时间流逝的感触。人习惯在特殊的时间节点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个中滋味自己最清楚。
这首诗就是诗人对逝去的一年的总结。标题给出了当时的年龄,35岁。这特殊的年龄是进入这首诗的关键,因为它在“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之间。孔子原话是说求学之变迁。若略加变通,似乎可用在现代。三十之后,已能安身立命,踏向中年之途,对世界积累一定认识,但又无法彻底看清,依然有诸多困惑,像悬在世故和澄明之间。“读书不写作,烧香不拜佛”、“修心不养性”“、愤世不嫉俗”,诗句在内部也进行了类似的割裂和悬置,将人们习惯的词句和生活进行局部颠覆,将这种人生状态更强烈地表达出来。
我25岁,离诗中年龄还有些年岁,心态也差别较大,细想爱这诗还有原因:人在时间中途反思生命,这行为本身就饱含诗性,和年龄、心境无关。我以前爱在一周、一月或一年的始末回顾和展望,后来便感到沮丧。因为过去已定再想也枉然,总结的经验未必有用,或许只是自我安慰;而对未来规划,最后总是难达目标,发生意料之外的事,让之前的设想没多少意义。所以后来我几乎没再做过这样的事。等过了很久之后才明白,这行为的意义并不在于总结出多么珍贵的经验或规划出多么美好的人生,这只是人在时间漫长旅途中的一次体察自我的伫足。何必让它背负过多的意义呢。
就像这首诗结尾的心态:我过日子,勿归隐,虚度光阴。
荐诗 / 冬至(微信号 dongzhi_xiachao)
2015/02/11
近期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