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和最后一次
人终究不尽完善
太多的机会都留在错误中
我们却在幸福里得到进步
说和做并非本质
喝酒的时候口含一颗樱桃
我们可能错读一本书
认识一群内心脆弱的人物
为那些被粉碎的东西伤心和痛哭
这些也不是本质
最高最完美的是一些残缺的部分
我们完善的两次事件之间
这一切又仅仅是过程
你祈求和得到的
仅我腐朽的一面
就够你享用一生
作者 / 万夏
在一个春天的下午,读完了万夏的同名诗集《本质》,薄薄的一本,只有十四首,几乎都是在1986-1988年间写的,万夏在《本质》卷末写:“其后整整10年,写不出一个字。好像一个人把想说的故事匆匆讲完后,便可以弃诗而去了。”读罢,觉得人生真不如一行诗,思考如趟过糖浆般费力。转眼又安慰自己说,看,你这个年龄,大概也没有什么真正难办的事情。从前在海边,看快艇放风筝般放人,人落到海面上,蹭几口水又继续飞行。
“我便是那呛水的人,时常感觉渴。”
而这首诗告诉我的是,人终究不尽完善,没有弄清“本质”之前,一切都是庸人自扰。什么是本质?人与人之间的一切交互,说和做,不是本质;那些生活表面的挫折,诸如“错读一本书”、“认识一群内心脆弱的人物“、”为了一切被粉碎的东西伤心和痛哭”,仅仅是过程,也不是本质。诗人说,“太多机会都留在错误中,我们却在幸福里得到进步”,我试图揣摩,想起苏格拉底说的,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一过。
很多问题,其实以前根本都不是问题,是“自我发现”这件事帮我们打开了双眼——我想要的、我能够的、我不足的、我欠缺的,我是否有勇气……自己的仗打完了,才有机会与对手交锋,一步步迈进“完善”。不足和欠缺也会随着通关级数的增加越来越多,正是诗人说的——“最高最完美的是一些残缺的部分”,“你祈求和得到的,仅我腐朽的一面,就够你享用一生”。残缺和腐朽是世俗的评价,逐渐认清自己,并坦然接受自己,在“无意义”的旷野中,建立自己的“意义”,才是不朽的,才是我们追求的内在本质。
万夏写的“第一次和最后一次,两次事件之间”,归根到底是认识自我的过程。就像他在访谈说的,“在某一个时刻,我突然意识到,人生是没有意思的”,“也正因为如此,要将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做到最好。”
第二节其实有一个细节, “喝酒的时候口含一颗樱桃”,什么意思呢,古代有“衔枚疾进”一说,军队秘密行动时,让士兵口中衔着块木头,防止说话,以免敌人发觉。而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认为,酒神精神喻示着情绪的发泄,是抛弃传统束缚回归原始状态的生存体验,是人在消失个体与世界合一的痛苦中获得生的极大快意。也许诗人是想表达,欲语还休,没有做到直面自我,又或者是希望在酣醉中的忘我。
anyway,恰逢今天是世界读书日,期待大家在线同饮,诗/书酒趁年华,畅所欲言,搓出一点幻觉,去寻找“本质”。
荐诗 / 武萌萌
2019/04/23
近期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