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流的幸福是一流的痛苦

WechatIMG281

题图 / Anwar Abdoullaev

关于痛苦

有一部分痛苦来自表达痛苦的无望冲动。

除了说“我痛苦”你没有其他的方式说出它;只要说出来你就会感觉好些。

我在哪里读到过“痛苦让我们的生活像首歌。”

幸福就是为了正确的原因而痛苦。

一流的痛苦是二流的幸福。

你必须要为美丽而痛苦?因为你必须痛苦。

我们因为经历高品质的痛苦而骄傲。

屠格涅夫生于1818年的奥廖尔省,童年时因为一个暴戾的母亲而痛苦。

在过去痛苦看起来不是那么荒谬。

问题在于,所有的事情都在变糟糕,就像纸之于塑料。我们仍然会死于痛苦。

我看重独自思考的时刻,但觉得很难表示“这件事让我们不那么痛苦,所以我们不要去做它了。”

这是不是文化让我们的感受保持不被需要和孤立的一种方式?

究竟什么是人在“快乐地”经历痛苦?

至少富人在经历痛苦时比较舒适。

这让生命显得更长久。总会有另一天让你痛苦。

一个人之前的痛苦会带来巨大的舒适感。一种折磨人的奢华。天鹅绒衬垫。

痛苦就是幸福,在四十分钟孤独的踱步之后。关键点是,活着就是痛苦。

关于痛苦,没有人的感受是错误的。

 

作者 / [美国] 艾丽莎·加伯特|
翻译 / 光诸

About Suffering

Part of suffering is the useless urge to announce that you’re suffering.

There is no other way to say it: I’m suffering. Just to say “I suffer”

helps.

I read somewhere, “we become lyrical when we suffer.”

Happiness is suffering for the right reasons.

First-order suffering is second-order happiness.

You have to suffer for beauty? Because you have to suffer.

We pride ourselves on a high quality of suffering.

Turgenev was born in 1818 in the Province of Orel, and suffered during his childhood from a tyrannical mother.

In the past their suffering was less absurd.

The problem is, everything’s worse. Like, paper or plastic? We’re all still going to die suffering.

I value being alone with my thoughts, but it’s weird to say, “This thing that makes us suffer less, we have to stop doing it.”

Isn’t it kind of the point of culture to assuage our feeling needless and alone?

How does one suffer “gladly,” exactly?

At least the rich get to suffer in comfort.

It makes the life feel longer. Live to suffer another day.

One’s past suffering can be a great source of comfort. A torturous luxury. Velvet upholstery.

Suffering is happiness, after forty minutes of desolate shuffling. The point is, life is suffering.

About suffering, no one is ever wrong.

BY ELISA GABBERT

写哲理诗是非常冒险的事情,通常败得老脸丢尽。往往是你自己越读越觉得深刻精妙,但朋友读了之后的回答只有一个“哦”(其实Ta心里的声音是“哈哈”)。

通过本诗,我想告诉你一个写好哲理诗的诀窍:

你不要说服读者,你要震惊读者。方法是:有一分理用到十分,其中九分其实是不讲理。

“幸福就是为了正确的原因而痛苦。一流的痛苦是二流的幸福。”真的吗?完全经不起推敲,但却有一种让人信服的力量。为什么?因为一分的道理站在九分的不讲理之上,显得分外突出。

但经过了这样的戏法儿,一分的道理反而更加难以用日常语言描述,这也合理——诗歌本来就是高维度的日常语言,可以完成后者不可能的任务。在这里,我不揣冒昧地做一件焚琴煮鹤的事情,分析一下诗中的“痛苦”到底是什么。我觉得,这里的“痛苦”更多的是指人对自己更高的要求,和“不必要”的“孤独”的思考。人因为达不到更高的要求而痛苦,这种痛苦本身就是幸福在里面,因为你看到了更高的境界。在经历了这种痛苦,从而进入了更加智慧的境界之后,这种痛苦会变成纯粹的幸福。当然,这种幸福也只是相对的,因为会有新的痛苦来到。婴儿诞生,肌肉生长都是痛苦的,同时也是幸福的,不是吗?

本诗的作者艾丽莎·加伯特是年轻的美女,《纽约时报》诗歌领域的专栏作家。她的头像看起来和《欲望都市》里的“凯莉”颇为神似,想必也是有些自负,又感性又犀利的知识女性吧。本诗的最后一句“关于痛苦,没有人的感受是错误的。”是在暗中唱和奥登的名句“关于痛苦他们从没有犯过错,那些古代的大师们:他们是多么理解痛苦在人类生活中的位置:它如何涉足,当一个人在吃东西或者打开窗户或者只是一个人闷闷不乐地走路。”奥登说的是,关于痛苦,古代的大师从没有犯过错,而艾丽莎·加伯特说,关于痛苦,每个人都没有犯过错。

区别可能在于,多数人没有能力表达出这种痛苦,更没有体会到痛苦里包含的美。读了这首诗,我更加觉得痛苦和美是一对爱恨交加的双胞胎。做做下面的小实验,你会知道我在说什么:

把上面这首诗中的“痛苦”都换成“美”。

荐诗 / 光诸
第3024夜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