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时代的骚人之歌

20140426

在路上

从北京到绿色的吐鲁番
我带回一串葡萄
它是我的眼泪
紫色的,绿色的
饱含着辛酸的泪水

从北京到吐鲁番
眼泪洒在了路上

从北京到蓝色的乌鲁木齐
我带回一束玫瑰
它是我的青春
火红的、甜蜜的
在少女的心房枯萎

从北京到乌鲁木齐
青春消逝在路上

从北京到金色的酒泉
我带回一只夜光杯
它是我的爱情
清澈的、晶莹的
闪烁着星星的眼睛

从北京到酒泉
爱情留在了路上

从北京到青色的拉萨
我带回一匹哈达
它是我的梦想
朴素的、洁白的
插着白鹤的翅膀

从北京到拉萨
梦想丢在了路上

从北京到白色的大理
我带回一捧孔雀石
它是我的忧伤
猩红的、碧绿的
沾满了血和泪

从北京到大理
忧伤抛到了路上

从北京到绿色的西双版纳
我带回一只蝴蝶
它是我的岁月
美丽的、干枯的
夹进了时间的书页

从北京到西双版纳
岁月消失在路上

1968

作者 / 方含

 

我读大学时就读到方含的三首诗《在路上》、《谣曲》、《生日》,并特别喜欢,但没有读到他更多的作品,即使现在也只读到他四首诗,在上面三首之外还有一首《印象》,原因是他很早就停止了写诗。三十多年过去了,我依旧喜欢方含的这些诗。这些诗都写在六十年代的后期,与同时代的郭路生等六十年代后期写作的诗人完全不同。

他的诗几乎完全摒弃了那个时代的社会属性。他的诗很简单,却充满了想象力,语言准确,从诗风看大概受到了洛尔迦以及俄罗斯诗人的影响,但又超然于这些影响之上。今天推荐他的《在路上》,写得可能是他个人的心思,但意外地呈现了同龄人的命运。

因为手边无资料,只能推想方含在文革之初已经高中毕业。比北岛要幸运的是他接受了完整的高中教育。此诗写于1968年,正当城市青年开始上山下乡插队之际,但这首诗却未必直接写这一重大的社会事件。或许可以理解为作者置身于这样的时代,借城市青年去全国各地这个框架,一一预想了自己的前程,这样的前程也不幸言中成了同龄人即将经历的故事。当然这首诗虽然伤感却依旧饱含着诗人的浪漫情致。

没有人解释方含为什么不写诗了,可我依然认为方含是那个时代里最有素质的诗人。

诗人可以消逝,诗也可以消逝,但是青春如泡沫永远飞溅在波浪上阳光里,有谁能知道这轻扬的泡沫中蕴含着着多少年轻人伤感的心曲并告诉我们。

荐诗 / 普珉
2014/04/26

为给这首几无时代感的诗加一点时代的引子,我特意选择翁乃强拍摄于1968年的这幅照片,这是他一系列反映北大荒知青生活作品中的一个。

一群拥挤在一艘破船上的年轻人,在一条不知名的河道上漂流,个个面容灰暗,目光涣散,极富象征意味。和其他知青题材作品里改造天地斗志昂扬的知青形象截然不同,翁乃强在这幅作品中留下了历史真实的一面。

这群破船上的年轻人,可以称得上是中国版“迷惘的一代”。这里面,也许有一个和诗人方含一样的人,眼神和思绪游离出时代,默然勾画着仅属于自己的内心地图,对正在行进的青春开始提前的悼念和追怀。

荐诗 / 流马
2014/04/26

 

 

 

题图 / 翁乃强 拍摄于1968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