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云烟忽过,百年蒲柳先衰。而今何事最相宜?宜醉宜游宜睡。
早趁催科了纳,更量出入收支。乃翁依旧管些儿:管竹管山管水。
作者 / [宋] 辛弃疾
选自 /《辛弃疾词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上周末要去上饶办点事,便想起辛弃疾曾在上饶筑宅闲居,最后病逝于铅山,便搜了搜他的墓是否也在此地。果然,辛弃疾被葬在铅山县永平镇的乡下,我决定去拜谒一下。
一早就从上海出发,下了火车便转至上饶汽车站,买了去铅山的票。路上还担心不知如何去镇子,结果刚下车就看到车站里有一辆正准备出发的车,玻璃上写着“永平”。到了镇子后细看了地图才发现,墓地离镇子还有10公里,我便打消了徒步的念头,租了一辆小三轮,一路颠簸驶向目的地。
路过好几个村子都很小,约是十几户人家。到了最后一个村子的村尾,见到了一个路标,继续前行几百米,终于在山脚下看见了写着“忠義千秋”的牌坊。牌坊很新,是辛弃疾的第二十九代后裔所建。再往里走,去往墓地的石阶也是新铺的。与我之前在网上搜到的图片差别很大,图片上的墓地显得异常荒凉,道路泥泞,杂草丛生。而现在的墓地倒是干净规整,墓上插着彩旗和鲜花,墓前摆着酒瓶和烧过的香和香烟。我来得匆忙,忘记带酒,只得在墓前吟诵诗人的名作以示敬意。
转身后才不由觉得,这偏僻之地似乎安静美好得令人心生羡慕。虽是秋末冬初,草木依然茂盛,山花像彩色斑痕,点缀在山上、路边。一粒粒鸟鸣藏在草木中,也像是声音的星点,忽闪在广阔的沉默上。往山脚下望,能看见收割后的空空的稻田。这时节农民暂时休息,在自家门口坐着闲聊呢。葬在这样的环境里也很好啊,虽是远了些,愿意来拜谒的人总是愿意来的吧。
也是因这拜谒的经历,我选了这样一首不太“辛弃疾”的晚年之作。想到在中学课堂里,无论讲到辛弃疾的什么作品,最后都要与他的政治抱负说在一起,令人反感。
人的生命是复杂的,生命的面向是多样的,写作时的状态也是有所差别,不是写所有诗的时候都憋着那股劲,即便自己知道写的不好,也可能会写出“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兄弟”这样的句子,只因当时就是如此感受的。即便内心苦闷,写下“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可能只是发发牢骚,“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也可能主要为了幽默幽默。
这首《西江月》里没有“醉里挑灯看剑”,没有“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这些都是“云烟忽过”,身心状态不如当年,认老服老也不是什么羞耻的事,不如现在做些更合适的,比如喝点酒,比如四处逛,比如睡大觉。家里的事就交给孩子们吧,我已管不了那么多了,不如管些别的吧,管管松竹梅兰,管管山川湖海。
这里的絮絮叨叨、达观随性也是辛弃疾内心的一面。想到辛弃疾葬在这山野之间,也算应了自己“管竹管山管水”的念想。我虽有这个想法,但还没到这个年纪,也没到这个处境,我只得在拜谒过后返回镇子,返回县城,返回城市,返回到我喧嚣躁动的生计之忙中。
荐诗 / 冬至(微信号:dongzhi_xiachao)
2018/11/28
近期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