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魂寂寞有伴未?几夜瘴花开木棉

Image

燕台·四首其二

前阁雨帘愁不卷,后堂芳树阴阴见。
石城景物类黄泉,夜半行郎空柘弹。
绫扇唤风阊阖天,轻帷翠幕波洄旋。
蜀魂寂寞有伴未?几夜瘴花开木棉。
桂宫留影光难取,嫣薰兰破轻轻语。
直教银汉堕怀中,未遣星妃镇来去。
浊水清波何异源?济河水清黄河浑。
安得薄雾起缃裙,手接云軿呼太君。

作者 / [唐] 李商隐

 

此诗作于李商隐早年,乃其组诗《燕台》其二之《夏》。也许是因为今夏多雨,这组诗中《夏》的音节反复在我的脑际回荡,并且散发出一种令人心醉神迷的阴郁潮湿的质地。

说起来,该诗幽冷冶艳的诗歌表征,心魂呓语般的梦幻气质,在写法上幽咽迷离又光怪五色,颇予人目眩神迷之感。前人认为此诗「思致太幽,寻味不出」,在我看来,它是一首具有典型「阴性」表征的诗。

该诗一开始就向我们展示了古典诗词最常见的母题「回忆」,以及由回忆带来的忘情而投入的诉说。前三句状夏日景象。前阁外丝雨如帘,终日不卷;后堂外芳树阴阴,隐约可见。「愁不卷」与「阴阴见」之间形成了一种可以调和的对峙,由此可以窥见到此诗富有张力的局部细节。

这是一种极为个人化的表述,夏日原本烈日炎炎,燠热难耐,但在锐感抑郁的诗人那里,他印象最为深刻的,无非是那些令人深陷其中,没完没了下个不停的雨水,还有隐约可见、似乎深怀敌意的树木,它们环伺在诗人居所周围,像是无形的屏障或帘幕一样,让人深陷郁躁但却无力自拔。

接下来仍是这种凄暗感觉的延伸:透过令人窒息的雨帘和树木,放眼望去,石城的景象竟不类人间所有,恍然间似身处惊悚幽暗的黄泉地带;凝神静听,夜半时分,只听到那些少年挟弓弹鸟的声音。如果再仔细一些,我们甚至可以听到鸟雀的羽翼在暗夜里挣扎飞动的声音。雨水与树木固是目力所及,但「行郎柘弹」更兼想象之词,亦真亦幻,作者实为运作形式的高手。

一个「空」字,乃为徒然落空之意,带有发话者强烈的情感倾向。我无比热爱这个「空」字,它像是风中燃烛,如同「锦瑟无端五十弦」中的「无端」一样,劈空而来,令人心碎。

以下又转写绫扇与帷幕:绫扇呼唤来自西南的好风,轻盈翠绿的帷幕在微风中飘动,宛若水波的回旋。由此,滞重阴惨的凝固之感因徐徐吹拂的清风而变得轻灵了许多,但我们注意到:诗中发话者的面目仍旧漶漫不清,到此为止,我们只可窥见「她」持扇的手指。

我们开始推测:诗人或许要将这个形象隐瞒到底,或许诗人考虑到前面并列的意向有些缺乏交融连贯性,于是又转入了一个口吻强烈的发问:蜀魂寂寞有伴未?几夜瘴花开木棉。「蜀魂」自然是指蜀望帝之魂魄化为子规之典故。在追问的瞬间,答案早已指向宿命的寂寞。与其说是追问,不如仅仅看作语气的转换,用来避免表达方式的单调。诗人接着又写到夏夜之月光、兰花。这夏夜月宫之流光原本难以追寻,茫然间似又听到兰花在暗夜中的轻声细语。继而发话者以祈使性很强的口吻「直教」与「未谴」来表达一份坚定执著之情意,倘若神明有知,亦当为此精诚所感。以下又跳跃到「浊水清波」之句,似言浊水清波永无相偕之日。在茫然的追寻当中,什么时候能在薄雾中身著淡黄的缃裙,以手亲接所爱之人,还伴随着口中低低的呼唤呢?

这首诗所打动人的,并非叙事化的戏剧效果,而是一种淋漓尽致的情感裹挟力量。依此,我们将李商隐这首诗定性为「抒情的」。对于抒情诗来说,诗歌语言、意象等是领悟其内容情意的关键要素,如果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诗歌一些蛛丝马迹的细节上,并试图根据这些碎片来考索出一个完整的事件,这无异于缘木求鱼(在此无情地嘲笑一下那些迂腐但是有趣的索引派,他们完全可以去写悬疑小说呵呵)。

荐诗 / 赵晓辉
2013/07/23

 

李商隐是晚唐时期最重要的诗人之一,诗风受李贺影响较深,俺对他的感觉就是:非常个人,用典较多,比较晦涩。后世很多诗人爱学李商隐,这可能也是搞到后来中国诗歌用典用到无趣的源头之一。然而,包括大多数「无题诗」在内的吟咏内心感情的作品的确是李商隐诗歌中最富有特色的部分。

亚洲电视以前有个节目叫「诗游记」 ,主持人是倪匡的公子倪震。用粤语来品读中国古诗和近代名作,其中一期就是李商隐。真的用粤语读诗会超赞么?仁者见仁吧,不过,粤语的优势是完整保留了古汉语的「入声」。这次我们也请了一对懂粤语的夫妻来朗读,两人特别认真地录到半夜,录了N个版本,从里面挑了7个成功的,又从7个里面挑了认为最好的。选中的这一版是妻子读的,朗读者叫柏翠,丈夫叫RAY,妻子的名字真适合古诗啊。回复「燕台」可以收听。

值守 / 李大刚&王欢欢
2013/7/23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