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愿意和我一起

20140506

给H的情诗•新雨

如果窗外有花开着,
山色温柔中,
远烟轻啼破。
我要穿过细雨把它寻觅,
如果你愿意和我一起,
我们就走在外面,
让雨水淋湿卫衣。

2011.4

作者 / mutu85

 

 

“它”是什么?诗人在表白里设下一个谜。或许那是“远烟轻啼破”里,那一只啼叫的鸟儿,是反复勾引人的梦想、某种对生活的期待。

欧·亨利有一个小故事(《供应家具的房间》),说的是一个年轻人进城寻找一个演戏的姑娘。除了左眉毛上有一颗黑痣之外,她身上有好闻的木犀草香味。年轻人在城里搜寻了很久,无果。后来他在一个戏剧界人士聚居的地方寻住处,女房东强烈推荐了一个空闲一周的房间。在房间里,年轻人再次闻到了浓郁的木犀草香,他确信这是那个女孩留下的气味,但搜查了房间每一个缝隙,没有任何可靠的线索。他追问女房东,得到的回答是,房间里曾住过的任何一个人都不符合他所描述的那个姑娘。最后,年轻人绝望地躺在床上,打开煤气自杀。女房东则正在楼下,和闺蜜得意地说起,自己用了个小花招就把死过人的房间租出去了——一周前,一个女孩在那个房间开煤气自杀了,左眉毛上有颗黑痣。

女孩对自杀的选择无从评判,但年轻人本可以有其他的选择。驱动他寻觅到死的不过是残存的记忆,木犀草香带来的体验。虽然在生命中迸发的每一个感觉,都不自觉地决定了人的每一个选择,比如买黄瓜还是买番茄,就取决于今天偏爱黄瓜爽口的感觉而不喜欢番茄多汁的感觉。但在最重要的决定上,比如换一个工作,移居一个城市,说一句关键的话,我们往往屈从于“理性”,放弃这一直接的感受。可我相信,感觉才是人一切认知最真切的起点。做一个不为这种感觉去寻觅的人,就像一朵花没有香味,一头老虎没有牙齿,就像一个没有钉死过耶稣的十字架,是不完整的十字架。

从窗外到山上,路途不短,必须给那起点一个该有的回应——对细雨淋湿的卫衣也不管不顾了,前面那开着的花、温柔的山色、破啼的鸟鸣都是值得的。诗里的“我”把激情平静地掩藏在淋湿的卫衣下,当我去寻觅,就找到它打动我的原因。

你愿意吗?

荐诗 / 范致行
2014/05/06

 

 

题图 / 佚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