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南而我是北,你是平而我是仄

20140809

送别诗

草木已腓,柳枝毵毵。
何处不是南浦或灞陵?
何人不是无住而无去?
古戍道劝风停的亭子,
劝酒的天涯,悲之杯,
且饮尽这无韵之离骚。
雁叫是满心耳的轻雷,
惊回王孙带电的徂年。
我送你这诗中的热冰。

所谓宇宙不过是
你是南而我是北,
你是平而我是仄。

作者 / 秦晓宇

 

我实在忘记晓宇是在什么样的状况下写下这首《送别诗》的了。可能是在他去阿富汗期间吧。那会儿我说要和他分手,他就上路了,还跟一个女孩儿一起。那女孩儿英文好,带着他一块儿穿越战火纷飞的地带,一路上他俩可并没有发生桃色新闻,这点很确定。那女孩儿神神叨叨的,让晓宇和她一块儿贩巴基斯坦的宝石到中国卖,结果既没见到宝石,也没见到卖。钱呢,自然是扔进去出不来了。这是后话,自然也说明了“家和万事兴”的道理,我如果不叫唤着和他分手,他就不会去那个地方,也就不会让人坑去那几万块钱(据说是个叫“贼阿”的巴基斯坦人在其中搞鬼,谁知道呢)。

晓宇到阿富汗以后,在当地军械商店拍了张照片,手里拿着一杆机关枪,后面满墙壁都是枪支弹药。还跟一群阿富汗人坐在一起,也拍了张照片,那些人都黑黢黢的,我男朋友也长得黑黢黢的——被那边的太阳晒得更黑了,看上去和他们非常相似。他在那儿很想写诗,却没有本子,就到小商店买。但是小商店没有本子卖,晓宇不知用什么语言让人家搞明白了,他是一个中国的诗人,想要一个本子写诗。人家就送了他一个本儿。

那么这首诗最初的一版可能就写在那个本儿上吧。

用文言词汇入诗,我曾主张过,也实验过,不过晓宇用的这几个字:“腓” “毵毵”,都在我之前,如果真的写于阿富汗,那么就是2005年的事情。“腓”是枯萎,“毵毵”是柳枝垂拂纷披的样子,据说都来源于《诗经》。现在我瞪着这首诗看,越发相信它有可能写于阿富汗了。“何处不是南浦或灞陵”,好吧,只要有离别,到处就都是这俩地儿,令他触景伤情。“劝酒的天涯”,他在那块儿老被巴基斯坦或阿富汗的宝石商人灌醉,还请他们去吃中国菜,据说那味道十分不同,中国人难以下咽,却是那里最上档次的饭馆儿,同行的老巴和老阿个个吃得眉开眼笑。他从那儿回来以后不到一个月,就发生了大地震,据说他们在一块儿喝酒的人里头有一个就死于这地震了。真令人伤悼。晓宇说因为我要他分手他已经把生命置之度外,还真不是假的。

他和那姐们儿坐在吉普车上,穿越战场,炮火就跟着他们,噼里啪啦,像过年。他既然这么爱我,离开我这么悲伤,自然是要流泪的啦。“我送你这诗中的热冰”,眼泪瓣子又大又沉,掉在地上肯定也噼里啪啦的。这冰是夏天的冰,热气腾腾,都看得见蒸汽了,他想用这东西砸我,滴在我手背上烫我,让我的心化掉,这异想天开的大老爷们儿。

自然我们是要分手的。而且这分手都提升到宇宙人生的高度了。跟相对论的地步差不多。“你是南而我是北,你是平而我是仄。”总之就是鸡同鸭讲,南辕北辙,“整不成来整不成”!

那时候我们俩都是年轻的二逼文青,说话自然不大算数。研究出相对论来以后,晓宇跑回北京,当天夜里就上我家楼下,拿小石头砸我家窗户玻璃,把我妈都吓着了。

前几天刚过七夕,我们的婚姻正好迈进七年之痒的整数儿(七夕是结婚纪念日,当年婚礼上还印了一本薄薄的诗集叫《七夕》)。流马让我写秦晓宇同学这首诗的赏析,不知道安的什么心。此刻我正抱着他的儿子,在内蒙古他爹妈家里尽孝,跟他牛郎织女呢。人家说七夕是已婚夫妇应当庆祝的节日,我突然觉得很有道理。结婚多年,亲亲热热的日子都是相似的,最好是小别一下,搞点“你是南而我是北”什么的。

荐诗 / 刘丽朵

这居然是首情诗!由爱人亲自解读,旁人自然无话可说。不过我又得晒自己的低情商了。人明明写的情诗,我都不往那方面想,而首先想到的是基情。什么灞陵,什么南浦,不都是写基情吗?屈原最早写“送美人兮南浦”,我也觉得那是他的隐晦之词,那美人极有可能也是男的。李白写灞陵伤别,就更不消说了,虽然不知那伤别的究竟是哪个“王孙”——但肯定不是杜甫,虽然杜甫三天两头怀李白,梦李白的,李白真正爱的却是孟夫子。

之所以要推这首诗,第一误以为它是首新作,其次是非常喜欢这诗的直抒胸臆,拟古而立新,非常动人,区别于秦晓宇许多诗的含蓄烧脑;而且他的诗特别注意修辞炼句,一个字有一个字的新鲜和意外,这首亦不例外。“你是南而我是北,你是平而我是仄”,堪称警句。

最后读一遍,仍然觉得是基情,不是爱情。嘿嘿。

荐诗 / 流马
2014/08/09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