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 / 东山魁夷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作者 / [唐朝] 王昌龄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寄诸佛子,共结来缘。
作者 / [日本] 长屋
疫情发生以来,日本对中国的援助不断引起反响。日本高层发出愿以“举国之力”帮助中国抗疫的表态,自民党也号召每个自民党议员从一个月的薪水中扣除5000日元援助中国,更有日本民众穿着中国旗袍上街募资,一些城市的街道和商店里还挂起“武汉加油”、“湖北加油”、“中国加油”的标语。
这其中最引人瞩目的,还要数捐助物资上这些优美的汉语诗句: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舆论场总是充满各种翻转。对这些优美典雅的汉语诗句,口水英雄们总是有不断翻新话题的能力。第一天还是各种赞美,第二天就有人批评国内的口号过于粗鄙,到今天,居然就有媒体以“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轻浮的”来批评日本了。不知道这到底是一种文化自信还是自黑,他到底知不知道“奥斯维辛”是什么意思?
谈论诗歌,本来就是读睡该做的事情,但我觉得,在抗击疫情这件事上,不能主次颠倒。无论怎样,捐助的物资和钱款不论多少,都是实实在在的,而附带的赠言体现的其实是一种情感。
有人说我们应该学习日本在承继汉语文化方面的典雅和优美,不能仅仅只有口号。有其道理,但并不绝对。要说这些诗句和口号相比,胜出的仅仅是“优美”和“典雅”,我觉得是误会。
这些诗句与口号最大的区别在于它拥有情感的力量和温度,或者说,它讲的其实是“人话”。唤起的是人内心最美好也最柔软的那一部分,就是善意、博爱、同情心,还有当人类面对共同灾难时所应有的团结。
中日之间本来就是文化血缘最为密切的国家,汉语文化恐怕是两国情感联结的最大公约数。从古至今,在日本,都不缺乏写汉语诗歌的人。日本长屋王子写的这首绣袈裟的偈子流传到中国,不就感动了当时的鉴真和尚,触动其东渡传法的决心吗?
现居日本的歌手程璧最近新写一首抗疫歌曲《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歌词以崔颢《黄鹤楼》起,巧妙植入今天两首诗的诗句,还有诗人韦庄送行日本高僧敬龙的诗:“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今天的朗诵,配乐就来自这首歌。
“愿春早来,花枝春满,山河无恙,人间皆安”。我想这不仅仅是中国人、日本人,恐怕是全人类的心愿。
荐诗 / 流马
2020 / 01 / 12
第2531夜
近期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