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苟不存,已矣何所悲

WechatIMG8425

题图 / 石涛

咏贫士七首 其一

      

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
暧暧空中灭,何时见馀晖?
朝霞开宿雾,众鸟相与飞。
迟迟出林翮,未夕复来归。
量力守故辙,岂不寒与饥?
知音苟不存,已矣何所悲。

作者 / [东晋] 陶渊明

 

陶渊明是诗歌武林的扫地僧。

李白在诗中曾经多次写陶渊明,可见其喜爱。他也曾多次学习陶的句子,却不像。

孤云还空山,众鸟各已归。
彼物皆有托,吾生独无依。
——李白《春日独酌》

这首诗中,孤云、空山、众鸟……都是陶渊明常用的意象,而主题也是陶渊明常写的,所谓「陶令无诗不说归」。但是,味道上就是差了一些。

李白写的是「彼物」皆有托,有「彼」自然就有「此」,这一彼此之间,就把自己和世界的其他万物划上了一条界限。

因为李白一直追求的就是凌云弄日、与众不同,即便仕途失败了,也想的是隐入名山,期望获得一种超脱世人的方式。

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
暧暧空中灭,何时见馀晖?
——陶渊明《咏贫士七首 其一》

而陶渊明却没有这种「彼此」之别,他看到的是「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其实孤云写的便是他自己,咏贫士七首,篇篇也都是自咏。他习惯于把自己放在一个「透明」的角色里,然后心系众生。

这是因为陶渊明一直追求的就是「隐身」,而且大隐隐于市,像灰衣布鞋的扫地僧。

光是抱有「隐于市间、心系万物」的情怀,还不够,心中也要能当得起这份承担才行。陶渊明的诗有情而不激烈、不挂相,太难了,没有深厚的内力就很难办到。

像这首《咏贫士》,先写了孤云,然后写众鸟奋飞的情形,又笔锋一拐,写一只衰弱的孤鸟,又写它寒与饥的缘由……像我们写诗作文,总要有所重点,总要有突出几笔着力描写悲惨,总要有洋洋一段集中刻画心情。陶诗却不然,它的话题大开大阖,点到为止,绝不深入,没有一处是停顿的,这种游笔,孤鸟亦不可惜,量力亦不可傲,真正是心无挂碍。

最出色的是「量力守故辙,岂不寒与饥」这一句。「量力而为」是儒家的核心根本,而其中最重要的是「为」,最困难的是「为」与「不为」的判定。在这里,「守故辙」是一种「为」,守着「寒与饥」自然也是一种「为」。于是,这句出人意料的一问,便不露声色地隐含了对自己最大的褒奖和肯定。

把这首诗试译如下:

世间万物,都有各自的寄托,
看这朵孤云,独他没有所依。
昏暗地,在空中失去了光泽,
不知何时,能见他散发光辉?
朝霞初生,映开了一夜的迷雾,
群鸟喧嚣,在一起向天际高飞。
而有的鸟,迟迟才飞出巢林,
夕阳未落,他却又已经回归。
他自量其力,守着故旧的生活,
也就必然要忍受着寒冷和饥饿。
而如果所有这一切都无可诉说,
也就随它去吧,又何必伤悲。

这首诗笔法最漂亮的是「迟迟出林翮」引领的三个转折:先写众鸟奋飞,又转写孤翮之沧桑;然后没有继续渲染这种伤感,反而以诘问来棒喝;最后则又加一笔转到知音难觅的话题上,从而引出意义的探寻。手腕之翻飞真让人瞠目结舌。

荐诗 / 陈可抒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