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时他拿起杯子
老者抿着他的葡萄酒
望着他一列列繁茂的葡萄架。
成熟的果串,沉甸甸地挂在藤上,
挽住那太阳的余辉。
他在想:下一批年份酒不会太差。
如果我记得没错,
那晚摘酒美味优雅,
就像我年少时追求的目标;
但成熟度并非致胜的一切。
年轻人仍然在寻找着完美,
那岁月中学到的彼岸的崇高;
过火的成熟加上荒唐的酿造,
反倒可能到达那至上的美境。
老年人应当冒险,
在我看来这正是“晚年”的题中之意:
托尔斯泰在阿斯塔堡找到他的灵魂;
而尤利西斯开始掂量远航的双桨。
作者 / [澳大利亚] A.D.霍珀
翻译 / 光诸
by A. D. Hope
From book: A late picking [ Previous ]
A late picking—the old man sips his wine
And eyes his vineyard flourishing row on row.
Ripe clusters, hanging heavy on the vine,
Catch the sun’s afterglow.
He thinks: next vintage will not be too bad.
The Spätlese at last, as I recall,
Has caught the grace I aimed at as a lad;
Yet ripeness is not all.
Young men still seek perfection of the type;
A grace that lies beyond, one learns in time.
The improbable ferment of the overripe
May touch on the sublime.
Old men should be adventurous. On the whole
I think that’s what old age is really for:
Tolstoy at Astapovo finds his soul;
Ulysses hefts his oar.
我是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发现的这首诗,它被刻在诗人A.D.霍珀(A. D. Hope)的塑像下面。能够在首都立一座像,肯定会是国宝级的大诗人,看了《晚熟酒》,就知道为什么霍珀能获此殊荣了。
本诗的原标题“Spätlese”是一个德语词,在德国的评酒系统中,是最高级的“晚采摘型葡萄酒”(late harvest wines)。晚采摘型葡萄酒就是在葡萄成熟之后,仍然让它们留在藤上,甚至自然风干变成葡萄干才用来酿酒。这个词并没有真正对应的中国翻译,准确的翻译应当是“精品晚采摘型葡萄酒”。澳大利亚是世界葡萄酒界的后起之秀,那里的晚采摘酒品质非常好。
在诗中,“Spätlese”被比喻成人到晚年才能够达到的境界。这种境界是年轻时无法理解和想像的,而老年人也并不能自然地达到这种境界,他们需要冒险才能酿出“顶级的晚采摘型葡萄酒”。这首诗的最大的“关节”在于“老年人应当冒险”,这是一句反常识型的警句,如果这句能够在全诗中得到支持,包括事实和情感上的支持,这首诗就肯定“立住”了。诗人举了两个事实的例证: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和古希腊罗马神话传说人物尤里西斯。
在1910年,已经82岁的列夫•托尔斯泰决定离家出走,结果死在了阿斯塔堡的火车站。而尤利西斯就是荷马史诗《奥德赛》的主角奥德修斯,他是希腊西部伊塔卡岛之王,曾参加特洛伊战争,利用木马计攻陷特洛伊城后,年事已高的奥德修斯不顾海神波塞冬的咒语启航回家。托尔斯泰和奥德修斯一个死在火车站,一个历尽艰险回到家乡,正说明了“冒险”的正确意义——它意味着要付出代价,有时付出比得到更多。
但是,不冒险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年轻人应当冒险追求心目中完美的境界,但很多境界只有成熟之后才能望到,而此时人已经上了年纪。或许是一种无奈,在很多情况下,至高境界只能通过老年人的冒险才能达到。或许,根本不存在什么“老年”,好的人生就是不断的冒险。
回到开头,《晚熟酒》的作者之所以能够当得上国宝级的诗人,就是因为他在诗中讲大道理又说人话。讲大道理容易,说人话也不难,但是能把大道理讲得通透又富于感情,就只有大家才能做到。《晚熟酒》也说明,世间的一切都能入诗,这里商机无限。
荐诗/光诸
2014/01/24
近期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