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圆熟的果实,同时感激风霜和阳光

andrzej pagowski_副本

致萨迪①

哦,我就是那个乞丐
为饥渴而求得那唯一的餐饮
我也是那个盲人
用蒙翳的双目把唯一的良医找寻

我还是那个唯一的吝啬鬼
我的小气,让乞丐和盲人相逢
让盲人用他的饮食款待了乞丐
让乞丐的祈求,使盲人复明

我不想把这个故事告诉全城
因为我的眼泪不会变成粒粒珍珠
而被真主冷落,也是祈求的一个收成

对这一切心照不宣,是我唯一的报偿
我也同样感激于你
就像圆熟的果实,同时感激风霜和阳光

作者 / 孙谦
选自 / 国际诗歌华文奖二等奖作品

注:

① 萨迪(约1205-1292):波斯十三世纪著名诗人、作家。出生在贫苦的传教士家庭。童年生活十分艰难,成年后又长期过着流浪生活。他把这些丰富的生活体验都写入故事诗集《果园》和《蔷薇园》中,堪称波斯文学典范。

② 萨迪有一首诗说:一个饥饿不堪的乞丐哭倒在一个富家门前,并没有得到救济,倒是一个盲人将这个乞丐领到家里招待了一番,后来,在这个乞丐真切的祈求下,盲人双目复明了,然后这个奇迹传遍全城,令那个吝啬鬼后悔不已。

 

在北京文艺网举办的国际诗歌华文奖上,诗人孙谦因为一组《苏菲绝唱》获得了二等奖。这一首诗便是其中的一首。

所有人的生活里,都有着诗里所言的三重身份:乞丐、盲人、吝啬鬼,三个角色互相关联,互相影响,组合在一起,又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就像圆熟的果实,同时感激风霜和阳光。”这最后的超然令人赞叹。

而这种精神体验的来源,我们最好去诗人的获奖感言里找找答案,孙谦说:“现代诗歌一直是根植在独立性、自由性和创造性的纵深处,在世界的现代化进程中,诗歌所属的精神现象似乎并不占有绝对的位置,它不能像任何物质的东西那样令人趋之若鹜,也不能像权利那般惹人瞩目。在文明碎片和精神扭曲的世态中,诗歌在触及人类灵魂的深度时,神态显得如此独绝。然而,诗歌从不设立任何内在和外在的敌意,它以爱来愈合世界的分裂,乃至救治自我内心的疾患。诗写的方式和苏菲的修为,在种种冲突的世界状况中相遇了,我这里所言及的诗歌和苏菲的眷恋——是用爱来解释真主创世的秘密。此处的境遇也是我的前定所在。”

荐诗 / 范致行
2014/11/09

 

题图 / Andrzej Pagowski

发表评论